关于元缅战役的几个问题.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元缅战役的几个问题 宋元时期,元朝和缅甸之间发生了第一次战争。史籍对此战记载并不多,且多有歧异之处,今日尚难以弄清此战详细情况。本文拟就元缅首战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以勾勒出此战概况。 关于元缅首战的原因,《经世大典序录·征伐》与《元史·缅传》均以为缅人以金齿干额(位于今云南盈江县境)总管阿郭(亦作阿禾)内附元朝而出兵剽掠其地,并欲立寨腾越(今云南腾冲)、永昌(今云南保山)之间;《元史·信苴日传》载缅国“拥象骑数万,掠金齿南甸(位于今云南梁河县境内),欲袭大理”;《赛平章德政碑》亦以为缅军入侵乃“剽掠金齿”。可见元缅首战是因缅国怨恨阿郭内附元朝而剽掠其地才爆发的,事实上此战之前元缅已有多次摩擦而险些开战。据《元史·缅传》载,1272年,缅王因阿郭之父阿必1271年时曾引导元使出使缅国,便领兵数万来侵其地,并执阿必而去。1273年,元廷遣使招谕缅国,元使至缅廷后因不愿频繁脱靴而被缅王处死。1275年,云南行省上奏元廷缅王无心归降且所遣使者一去不返,而必须征讨。但元廷当时正忙于大举攻宋,因此下令暂缓征缅。1275年4月前,阿郭曾言其有亲戚阿提犯在缅国领有五甸而欲归附元朝,并愿先招降阿提犯及金齿未降部族,以开通入缅道路。可见阿必、阿郭父子在元缅首战前在招抚金齿地区部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能二人替元朝招降了原来臣属缅国的一些部族,以致引起缅国不满。在元缅未正式开战前,双方主要围绕着对金齿地区部族的控制权而展开明争暗斗,结果缅国在角逐中失利,这就必然导致两国矛盾日益激化,这应是元缅首战的根本原因。 关于元缅首战的时间,《赛平章德政碑》作至元“十四年(1277年)春”,《马可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作“1272年”,《经世大典序录·征伐》一处作至元“十四年(1277年)春”,一处作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月”,《元史·缅传》作至元“十四年(1277年)三月”,《元史·信苴日传》作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史·怯烈传》作至元“十五年(1278年)”。可见当以至元十四年(1277年)春三月为是。 关于元缅首战的具体过程,《经世大典序录·征伐》与《元史·缅传》所载甚详,兹不赘述。下面谈一下元缅两军统帅、双方兵力以及元军赴援阿郭的决策者。 此战缅军统帅,《赛平章德政碑》作“大将释多罗伯,副以裨将五人”,《大崇圣寺碑铭并序》作“释多罗”。盖“伯”为尊称,而“释多罗”为其姓名。此战缅军人数,《赛平章德政碑》作“士卒、象马以万计”,《大崇圣寺碑铭并序》作“十余万众”,《元史·信苴日传》作“象骑数万”,《经世大典序录·征伐》与《元史·缅传》作“其众约四五万,象八百,马万匹”。史籍对缅军士卒、象骑数目记载有较大出入,估计均为约数,具体数字无从详考。此战元军统帅,《赛平章德政碑》作“万户忽都、总管段信苴等”,《经世大典序录·征伐》与《元史·缅传》作“大理路蒙古千户忽都、大理路总管信苴日、总把千户脱罗脱孩”,《元史·信苴日传》作“信苴日与万户忽都”。《赛平章德政碑》与《元史·信苴日传》均载忽都为“万户”,此显然有误,忽都必是在元缅首战后始以战功而由千户升为万户。此战元军人数,《经世大典序录·征伐》与《元史·缅传》均作“七百人”,并载忽都亲率281骑为一队、信苴日以233骑为一队、脱罗脱孩以187人为一队,则元军计为704骑,而《元史·信苴日传》所载“千骑”当为约数。 元缅首战是缅军主动向阿郭地界发动进攻而对其予以报复性惩罚,阿郭势单力薄,必将向云南行省求援。但“云南旧屯驻蒙古军甚少”,估计当时金齿等处安抚司驻军亦不多。史载“(至元)十五年,分省大理,会缅人入寇,怯烈即以战具资军士,讨平之”,此不但所载缅军入侵时间错误,且言外之意似乎是怯烈分省大理时得知缅军入侵,便向元军发放武器,并遣元军讨平了缅军。据《经世大典序录·征伐》及《元史·缅传》载,忽都等人在元缅首战前曾奉命讨伐永昌之西腾越、蒲骠、阿昌(即今云南阿昌族,主要分布于陇川和梁河两县)、金齿未降部族,当元军驻扎在南甸时阿郭遣使前来告急,忽都等人便率军昼夜兼行迎击缅军,其意即忽都乃出兵赴援的决策者。《元史·信苴日传》言缅军入侵后云南行省遣信苴日与忽都率骑兵千人进行抵御,而《赛平章德政碑》则明载忽都、信苴日等所率元军乃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所遣。但赛典赤当时必在云南行省治所中庆(今云南昆明),假如阿郭受缅军攻击后始遣使赴中庆告急,然后赛典赤再传令忽都、信苴日等人自大理出兵赴援,元军根本无法及时阻击缅军。由元军统帅忽都、信苴日、脱罗脱孩分别为大理路蒙古千户、大理路总管、大理路总把千户,可知忽都等人所率元军必然发自大理。忽都作为区区一蒙古千户,估计没有调兵赴援的决策权。综合相关记载,元军赴援经过可能如下。 缅军尚未入侵阿郭地界前,赛典赤已下令忽都等人率军由大理出发以征讨腾越、蒲骠、阿昌、金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