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剧专业教学与高级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ocxVIP

中国舞剧专业教学与高级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舞剧专业教学与高级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舞者系是北京舞蹈学校进行舞蹈教育、表演和研究的基地。我国的芭蕾舞教学于1954年始创于北京舞蹈学校, 当时受教于苏联专家, 完全学习俄罗斯学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 特别在改革开放后吸收了世界各芭蕾舞流派之长,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训练体系, 锻练出一支成熟的、技能全面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曲皓、张旭两任系主任的带领下,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教学于1990年获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曲皓、张旭两任系主任, 是我院建校时的元老, 他们为中国的芭蕾舞事业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培养了一批批芭蕾舞人才, 为芭蕾舞团、舞校输送了骨干栋梁。他们借改革开放的东风, 把中国芭蕾推向世界, 通过学生们的摘金夺银, 中国芭蕾舞教师们在国际舞台上也显露锋芒, 有多名教师在国际芭蕾舞大赛上被邀请担任评委, 国际上著名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学校也陆续请我们的教师去教课、讲学、排练。也有美国、加拿大、波兰、阿尔及利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的学生慕名而来我系求学, 受业于中国芭蕾舞教师的门下。全系教师用自己辛勤而平凡的工作为祖国争得了喜人的荣誉。他们朴实敬业, 始终是默默无闻地在培育可爱的新花, 同时也注重继续向世界各地的先进教学方法学习, 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他们在不断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同时, 著书作文, 为系里积累了一批理论资料。全体教师努力为我们国家的芭蕾舞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芭蕾舞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舞蹈专业院校、表演团体、普通学校、艺术 (文化) 馆、青少年宫等单位从事芭蕾舞表演、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我系主要是在有芭蕾舞学科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中选拔有潜质的优秀学生加以培养。自1984年我系招收了第一届芭蕾舞专业本科班起, 至今共招收了四个本科班, 八个专科班, 共220多名学生。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年轻学科带头人李春华、林洋就是我系培养的高级教育人才的代表。中央芭蕾舞团的徐刚、李颜、孙杰、朱妍、塔米拉以及广州芭蕾舞团的邹罡、上海芭蕾舞团的沈思佳、陈真荣、武朝辉、李琴生、高娟敏等则是我系为剧团输送的高级表演人才的代表。在培养的学生中如欧鹿、李莹、潘家斌、徐刚、王珊、朱妍、魏东升、李春华、林美芳、陈家年、邹罡、蒋梅、塔米拉、邹之瑞、苏鸿、于晓楠、侯宏澜、李春虹等人都多次在国际、国内芭蕾舞大赛上获奖, 为祖国争得荣誉, 为学院、为芭蕾舞系争得了荣誉。随着芭蕾舞事业的发展, 全国各地对芭蕾舞训练的科学性有了认识和需求, 但苦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供不应求;因此, 培养普及型芭蕾教师的任务就成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了招收进修班学生, 我们尝试办了两届芭蕾专业成人教育专科班, 专门为各地艺校、文化馆、青少年宫的年轻教师们进行专业教育。除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课的精心指导, 还开设芭蕾舞教学法课, 对如何用正确规范科学的方法教授芭蕾舞给予指导。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用专业的方法教学, 对芭蕾舞普及性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参加成人大专班学习和进修班学习的人才已经遍及全国。 本系现有教师10人, 其中教授1人, 副教 授2人, 讲师2人, 助教5人。在本系每人都兼两门课: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和实习排练课。有人还要再兼芭蕾舞教学法或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课。为了达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也为了适应市场对舞蹈人才的需要, 我们调整了教学计划, 在专业必修方面, 我们设置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芭蕾舞教学法、芭蕾舞教学剧目和现代舞。在专业选修课方面, 我们开出了芭蕾双人舞、外国代表性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编舞课等课程。在芭蕾舞教学剧目课上, 我们注重继承俄罗斯学派的传统, 同时博采众长, 学习各学派的剧目, 在丰富我们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我们的剧目。如:我们排练了俄罗斯的典型剧目《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等丹麦学派的经典片断, 也排练了《奥贝尔大双人舞》、《古典男子四人舞》、《古典女子四人舞》等英、法风格的经典剧目。我们也认识到中国的芭蕾舞演员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因此很重视中国剧目的排练, 学习了《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片断, 也请中国编导编排了《秋思》、《瞬间》等剧目。我们还重视芭蕾舞的发展趋势, 注意到世界各大芭蕾舞团的演出都给了现代芭蕾舞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比重, 因此也学习排练了《序曲》、《最后时刻》、《年轻的天空》等当代人编创的现代芭蕾舞。芭蕾舞毕竟是外来艺术, 我们的教师再认真敬业也还是要再学习, 需要开阔眼界。我系经常邀请一些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艺术家来教课, 由于美国休斯顿芭蕾舞团艺术指导本·史蒂文森先生十几次来我院教授芭蕾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