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属4种植物繁育系统及开花习性研究.docxVIP

白刺属4种植物繁育系统及开花习性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刺属4种植物繁育系统及开花习性研究 对植物繁殖系统的了解是了解植物生活史的前提,也是其他相关研究人员需要的基本背景知识。国内外部分学者对植物的花粉及其与气候关系, 植物胚胎、种子萌发及人工授粉等方面进行过一些研究工作。植物繁育系统, 最早可追溯到由Darwin利用人工杂交方法揭示了自交和异交的效果及不同花型的适应和影响。自交和异交是植物繁育系统研究的一对中心问题。也有学者指出, 植物进化过程中的自交和近交衰退问题。到目前为止, 仍有两种观点争论不休, 但是需要看到进化是折中的。另外, 开花结实是植物进化中的关键阶段。不同植物的开花与结实量存在较大差异, 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外部环境条件等导致植物的果实种子形态、数量特征的不同。 白刺属植物作为第三纪残遗植物能够延续至今, 其繁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掌握其演化维持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 针对分布于我国的白刺属植物种, 系统地从繁育系统上探索白刺属不同植物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问题, 国内外却少有系统的报道。基于以往研究, 我们假设: (1) 白刺属植物的繁育系统属于混合交配系统, 表现为兼性异交; (2) 白刺属的不同植物种之间的开花结实数量与形态特征存在差异。为此, 我们通过调查白刺属植物的生殖器官形态、交配方式、现时生殖值等指标, 统计分析白刺属植物生殖生物学数据, 检验上述假设。这可为白刺属植物系统进化研究提供生殖生态学的科学依据。同时, 也对进一步分析研究白刺属植物的结实规律、揭示其种群生态适应性机理和促进种群恢复有重要意义。 1 不同生长阶段7—试验地概况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该地区气候属于亚洲中部温带荒漠气候, 寒冷、干燥、多风, 兼有大陆性和季风降雨气候特点。年平均降水量149.0 mm, 主要集中在7—9月份, 年平均蒸发量2 351.9 mm。唐古特白刺和大白刺主要生长在固定和半固定沙地, 西伯利亚白刺主要生长在沿黄的盐碱低地, 泡泡刺主要生长在狼山山前的戈壁滩地, 其中唐古特白刺的分布范围最为广泛。乌兰布和沙漠地处草原化荒漠地带, 植被以旱生灌木为主, 白刺群落是该沙区的主要优势群落之一, 其它优势种还有油蒿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等。 2 材料和方法 2.1 唐古特、西伯利亚、白刺属植物的生长和生长特性 白刺属 (Nitraria L.) 为蒺藜科的一个古老小属, 主要植物种有唐古特白刺 (Nitraria tangutorum Bobr.) 、西伯利亚白刺 (Nitraria sibirica Pall.) 、大白刺 (Nitraria roborowskii Kom.) 、泡泡刺 (Nitraria sphaerocarpa Maxim.) , 均属旱生或超旱生灌木或小灌木, 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均有分布。如果春季有适宜的降水, 白刺属植物每年4月末5月初返青, 长出嫩叶;之后从5月至8月, 该属种群开花、结果。一般唐古特白刺的盛花期在5月底, 大白刺在5月中旬, 泡泡刺在5月上中旬;而西伯利亚白刺最晚, 约比唐古特白刺晚7~10 d。对于果期, 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和大白刺一般在7月中旬, 而泡泡刺的果期要提前半个月左右, 但花期、果期在年际间变化较大。白刺属植物的花属于聚伞状花序顶生。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和大白刺的果实都是球形的浆果状核果, 且酸甜可口;而泡泡刺的果实为密被绒毛的干膜质果。果核种子为褐色, 顶端渐尖核卵形, 上有分布不均、深浅不一、大小不等的孔穴, 种皮角质厚。 2.2 学习方法 2.2.1 花粉-弹性比法 于2009年5月各种白刺的花期, 对试验样地的各种白刺样株记录开花过程, 如花药开裂时间与柱头可授期之间的时间间隔、柱头与花药的空间位置等。每种白刺在不同样地上随机选取5株样株, 每株取5个花序, 测量其开放花朵数;每物种随机取开放状态的花朵至少15朵, 测量花朵直径、雄蕊群平均长度、雌蕊长度等花部形态特征, 用于杂交指数 (IOC) 的估算。 在各种白刺的盛花期分别随机选取即将开放的花蕾 (花药未开裂) 各10朵, 置于冰盒 (0~4℃) 保鲜, 带回实验室备用。统计每朵花的雄蕊数目。取下花药, 用1.0 m L·L-1HCl软化花药壁。然后将花粉全部移入1个具刻度的离心管, 用蒸馏水定容至1 m L。在震荡器下震荡60 s后, 用移液枪吸取1μL的花粉液于载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单花花粉数, 每个花药重复10次。用于计算花粉-胚珠比 (P/O) 。 由于白刺植物单株的花、果实的数目庞大, 特别是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和大白刺, 记录清楚每株的生殖器官数目有一定难度。为此,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