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晚清时期的勋奖制度
它也被称为张先生和张先生。它是代表奖牌和奖项的证明章节。这是军队荣誉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目前并未实行勋表制度, 但制服上有外观类似勋表的级别资历章, 造成了学界和社会大众的一些误解。一是分不清级别资历章与勋表的区别, 一些权威媒体和专家称“级别资历章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军队佩戴的勋表的组成部分”, 勋表“包括立功略章、级别略章、年度略章、服役略章”。不少论著和媒体照搬照用, 以讹传讹。二是不理解“表”字的含义, 一些论著望文生义地把勋表理解成“像表格一样”的勋章标志牌, 把勋表架当成“一整块勋表”。
勋表, 又称略章、勋略等, 是用来代表勋章、奖章的一种证章, 是军队勋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勋表虽然源于西方, 但在旧中国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3个时期的发展, 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国民政府曾印制出版有关勋表制度的材料, 但仅限于图文介绍, 缺少分析论述;而目前公开发表目前公开发表的关于勋表的论著或是介绍国外的勋表制度, 或是探讨解放军勋表制度改革, 而专门研究中国勋表制度起源和发展的论著还未见到, 一些网站、论坛上的探讨和介绍不全面且存在不少讹误, 因此该问题仍是中国近现代军事制度史研究的空白领域。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档案, 对民国时期勋表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 试图澄清一些广泛存在的误解。由于现存涉及勋表制度的文字档案较为稀少, 笔者对于勋表制度的考证不得不依托图片文献进行一些推测, 有待学界同人批评指正。
一 《宪章》的颁布
中国勋章的起源, 可追溯至清同治二年 (1863年) 的金宝星及银牌 (见图1) , 用于颁赠给“助剿有功”的英法军官、外交官。光绪七年 (1882) , 清政府为进一步适应外交活动的需要, 由总理衙门设计了宝星勋章, 勋章外形呈星状, 图案仿照清朝国旗, 以龙为标志, 也叫“双龙宝星”勋章。该勋章只颁发给外国人和清政府外务部官员、驻外使领官员 (见图1) , 没有形成系统的勋章制度。宣统元年, 训练禁卫军大臣载涛等奏称“窃见各国贵族显官, 莫不有荣身之具”, “独无本国勋章, 外人时窃异之”, 呼吁尽快建立勋章制。经过外务部、陆军部、海军部、会议政务处等部门商讨制定, 于宣统三年二月拟定了《勋章章程》, 制有大宝章、黄龙章、赤龙章、青龙章、黑龙章等, 并颁发勋章执照。
《勋章章程》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勋章制度, 对于略章的称呼, 制定章程的官员结合汉语文字的意义, 使用“表”字代称, 即“勋表”。《勋章章程》专门列有“勋表”一项, 规定“凡得有勋章者, 按照章程于便服襟上扣带勋表”;勋表颜色如授制, 各依等级而殊其式样。在特殊纪念日和重大礼仪场合才佩戴全部勋章, 而日常活动和一般场合只佩戴勋表, 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勋章章程》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勋奖制度和国际接轨, 其中对勋表制度的相关规定充分采纳了国际惯例, 是中国勋表制度的起源。
勋表是英文ribbon的译名, 当时负责制定勋章章程的官员为什么要把这种五颜六色的小格子命名为“勋表”呢?汉语中“表”又通“幖”, 意为“表帜, 标识, 标志”, 所谓勋表就是代替勋章的标志, 一种勋章对应一种标志, 因此勋表制度是“一章一表”。因为“表”还有“表格”的意思, 即带有内容项目的格子图式, 许多人不了解勋表的起源而望文生义, 以为“表”指的是表格状的勋表架, 其实一个勋表就是一个“小格子”, 一个勋表架是由许多个勋表组成的。
晚清时期的勋章制度虽然有明文规定, 但在实践中执行时间短、勋奖覆盖面窄, 且当时留下的影像资料极为珍稀, 这些因素都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勋表制度起源的障碍。晚清官员佩戴勋章的照片已属凤毛麟角, 至于佩戴勋表的照片, 笔者经过多方搜集仍未发现, 可以说中国元老级勋表的“芳容”至今成谜, 这不能不说是研究者的一个遗憾。
二 国民政府时期《陆海空军叙堡条例》对章制的规定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也推翻了依附于其上的不少旧制度, 但作为西方现代军事制度的勋表制度却被保留了下来, 并被民国时期历届政府沿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陆军部曾制定《勋章章程》, 北洋政府制定了《颁给勋章条例》《星云勋章条例》《金狮勋章条例》等, 并规定了相应的勋表制度。该时期勋表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 勋章的种类多样, 等差次第分明, 对应的勋表样式也大为丰富;二是, 勋表制作实现了规范化, 对制作单位进行了专门规定, 要求“各勋表由印铸局统一制作”, 并要求受勋者“将旧领勋表赴局更换”为新制勋表, 这又是中国勋表制度的一个进步。北洋政府时期的勋表制度虽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但“礼服佩勋章、常服佩勋表”的原则似乎没有得到执行, 从历史照片来看, 文武官员们无论身着礼服或常服, 都喜欢佩戴勋章。关于北洋时期勋表的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