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李杏病虫害识别诊断
与防治;桃李杏病害诊断与防治;寄主:除为害桃树外,还为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危害特点:易造成大量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地理分布:我国桃、李、杏、樱桃产区。;桃叶片症状;李叶片受害状;桃果实受害状;李果实受害状;桃;病原;发病规律
① 越冬:病原细菌在枝条病组织内越冬。
② 传播:借风雨或昆虫传播。
③ 侵染: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可发生多次再侵染。病害一般在5月开始发生,6、7月间发展,夏季干旱时病势发展缓慢,秋季雨水多时病势又有所上升,10月基本停止。潜育期的长短与温度及树势有关。温度25~26℃潜育期4~ 5d,20℃时9d,19℃时16d;树势强时潜育期长达40d左 右。
④ 发病条件:一般在温暖、雨水频繁或多雾季节适宜病害发生,树势衰弱、排水通风不良及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重,品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4~28℃,最高37℃,最低3℃。
病菌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d,在枝干溃疡组织上可存活1年以上。;(2)霉斑穿孔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梢或芽内越冬,第二年春季借风雨传播。
低温多雨适合病害发生。病菌发育温度19~26℃,最低5~6℃,最高39~40℃。;症状;病原;防治措施
① 加强果园管理 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 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注意果园排水,增强通风透光性,降低湿度。增施有机肥料,使果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避免核果类果树混栽。
② 果树发芽前喷药保护 4~5Be′石硫合剂
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
1:1:100的波尔多液果树发芽后喷: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别名:菌核病、果腐病
寄主: 桃、李、杏、梅及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危害特点:常引起花腐、叶腐、果腐,在采收
后也可造成危害,严重时可损失50%。
地理分布:北方及浙江、山东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1)症状;散生霉层;病斑处流出胶状液;散生霉层;(2)病原;(3)发病规律
① 越冬:以菌丝体或假菌核在树上或地面的僵果和病枝溃疡部越冬
② 传播: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
③ 侵染:从柱头??蜜腺、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从花期到果实成熟期均能侵染,条件适宜,再侵染。
④ 发病条件:
花期如遇阴雨天气,易发生花腐。
果实成熟时如多雨或多雾,病情严重。
果实在贮藏、运输过程中,遇高温高湿病害会加重。
凡皮薄、肉柔软多汁的品种易感病,反之则抗病。栽植过密、修剪不当、通风透光不良的桃园易发病。;(4)防治措施
① 清除菌源
②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
③ 药剂防治 发芽前1周喷:
5 Be′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花前、花后各喷药1次,常用的农药有: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乙霉威(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发病严重的桃园可间隔半月喷一次,采收前3周停止喷药。;④加强贮藏、运输期间的管理
桃果采收贮运时尽量避免造成伤口,减少病菌在贮运期间的侵染。发现病果,及时捡出处理。药剂处理、低温(4℃)保鲜等。;3.桃缩叶病
寄主:桃、油桃、巴丹杏等
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肿胀皱缩,
干枯早落,影响产量、品质和树势。
地理分布:以春季潮湿的沿江河湖海等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内陆干旱地区很少发生。;(1)症状;病枝渐向下枯死;(2)病原;(3)发病规律
① 越冬:以子囊孢子和厚壁芽孢子在芽鳞片上、鳞片缝隙或枝干病皮中越冬或越夏
② 传播:借风雨昆虫传播
③ 侵染:翌春孢子萌发,从叶片表皮或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叶片展开以前多从叶背侵入,展开后从叶面侵入。
④ 发病条件:
低温多湿利于发病
一般江河沿岸、湖畔及低洼潮湿地发病重实生苗桃树比芽接桃树易发病
中、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发病轻;(4)防治措施
① 加强栽培管理
② 清除菌源
③ 药剂防治 从桃芽开始膨大到露红期喷药保护, 1:1:100波尔多液或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悬浮剂
400~500倍液喷雾
4~5Be′石硫合剂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桃李杏害虫识别与防治;学名: Lyonetia clerkella Linnaeus别名:桃线潜蛾,简称桃潜蛾
分类:鳞翅目潜叶蛾科
寄主:主要危害桃,也危害杏、李、樱桃等。
危害特点:被害植物叶片上形成较细的弯曲虫道,受害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叶。
地理分布:国内桃栽培区分布普遍。;落叶;(1)形态特征;茧;(2)发生规律
北方1年发生5~7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石块下和翘皮下等处越冬。
越冬成虫在桃芽萌发后开始出蛰,展叶后开始产 卵,卵散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