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育健身活动规律及原则授课教师:袁玉玲目录/CONTENTS010203体育健身的规律生命在于适度运动体育健身原则第一节体育健身的规律超量恢复原理负荷强度法则负荷量与强度互变原理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身心互制原理超量恢复原理 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人体在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物质,在运动后不仅可以恢复到原有水平,而且可以超过原有水平。与此相适应,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也可以超过原有水平,这就是超量恢复。 根据超量恢复原理,健身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运动时各器官系统工作能力下降阶段;运动后工作能力复原阶段;工作能力超量恢复阶段。人体健身运动就是这样沿着消耗—恢复—超量恢复不断地循环往复,逐步适应,以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超量恢复原理 为了达到健身的效果∶(1)机体在运动中必须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担,造成一定的疲劳,才能达到目的。没有消耗的运动,其健身效果是不佳的。(2)运动后必须有合理的恢复与休息,这是造成超量恢复的前提条件,过分疲劳对机体的健康是不利的。负荷强度法则 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负荷越大,超量恢复的效果也越大,适应性变化就越大;负荷变小,则机体引起的适应性变化的效果也小,这就是强度法则的精髓。由此可见,(1)必须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过小的负荷对机体影响也不大;但负荷不能过大,如超过一定的生理。,则应答性反应不但不会提高,反而可能降低;(2)要注意克服习惯性负荷对机体的影响。 所谓强度法则,是指在一定的生理限度内,机体的应答性反应的大小,一般与刺激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机体的适应性反应取决于运动负荷的强度(刺激程度)。负荷强度法则 所谓习惯性负荷,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顾及身体已经发生的趋优变化,仍采用在量度上与以往相同的负荷方案。随着机体对这种负荷的逐渐“习惯”,机体所接受的负荷刺激就会逐渐减少,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也小,增强体质的效果也就不十分明显。习惯性负荷由于具有“习惯性”特点,加之人的心理惰性的影响,因而在锻炼中经常存在。要克服这种现象。对锻炼效果的影响,就必须有计划地改变负荷,有针对性地增加负荷。负荷量与强度互变原理负荷作为人在体育锻炼时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决定其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和强度,任何运动负荷都由量和强度所组成,没有量的强度和没有强度的量,都是不可思议的。机体能够承担小的强度而大的量,就能够承担小的量而大的强度。反之,机体能够承担小的量而大的强度,就能够承担小的强度而大的量。但它们二者又是互相转化的。负荷量与强度互变原理负荷量与强度互变原理 了解这一原理对我们安排负荷很重要∶(1)安排负荷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只要靠拢曲线的某一点,也不乏科学性。(2)对于不同的个体,在负荷强度与量的安排上,应有不同的方案。如中老年人机体偏弱,则负荷量可以大一些,强度一定要小,以时间(量)求负荷。青年人和身体强壮者精力较旺盛,则强度可大一些,以力量(强度)求负荷。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它实质上是一种有氧锻炼理论,即是在机体获得充分氧气供应情况下进行锻炼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对人体的健身活动有着良好作用的负荷强度,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适宜的健身强度范围,就是运动负荷的价值阈。 对于老年人来说,小于60岁的,当心率低于每分钟 120次时,心脏每次收缩搏向大动脉的血流量达到最高值,身体各器官系统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良好,增强体质的效果也好。大于60岁的,心率处于每分钟110 次以下,运动效果良好。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当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按某种标准负荷进行锻炼时,由于机体适应能力的逐步提高,运动时心率值势必会跌落在负荷价值阈标准以下,成为阈限下负荷。这时就需要增加运动量,使心率回升到价值阈范围内。因生病、中断练习而造成的机能能力下降,也可用价值阈原理来调节负荷。 身心互制原理 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中十分重视身心互补,即所谓精、气、神之说 。现代社会的三维体育观(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也强调,体育的作用要从生物、心理、社会几方面加以考查。身心互制原理 一方面要强调利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增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除体育活动外,日常劳动、健康生活、交际语言、娱乐绘画、品茗闲谈、休假旅游等,都可以成为身体康复和保健的良好手段。 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体育对人的多方面的影响,这也就是说,人们的体育锻炼,并不只是着眼于体质的增强,而是谋求身心的全面锻炼。 社会愈是向前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距离愈是疏远,人际关系愈显淡漠,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愈为不利的影响。第二节 体育健身原则原则依据健身锻炼是现代人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自始至终均要受到一定目的所支配、健身锻炼是一种业余活动,其社会制约性、纪律监督性不强。目的性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人体的整体联系性、生物进化论关于“用进废退”的原理、个体对身体锻炼的基本要求超量恢复原理运动适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2 体育社会现象的特征.ppt
- 2.4 体育社会现象的基本规律与命题.ppt
- 2.运动健身三二一.pptx
- 3.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群健身.pptx
- 5.一次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与安排.pptx
- 6.不同阶段体育健身活动方案.pptx
- 7.体育健身内容和手段(上).pptx
- 8.体育健身内容和手段 (下).pptx
- 9.体育锻炼计划和医务监督(1).pptx
- 10.体育锻炼计划和医务监督(2).pptx
- 某区纪委书记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 某县纪委监委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
- 某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第四季度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分析研判报告.docx
- 县委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汇报.docx
- 税务局党委书记2024年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某市税务局副局长202X年第一季度“一岗双责”履行情况报告.docx
- 副县长在全县元旦春节前后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docx
- 某市委书记个人述职报告.docx
- 某县长在县委常委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1.docx
- 某县长在县委常委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