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史前考古的华南因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菲律宾史前考古的华南因素 塔加群是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古代文化向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传播的重要因素。近百年的史前考古资料表明,菲律宾群岛是华南百越系统的土著文化沟通西南太平洋之“南岛语族”文化的主要纽带,其证据就是菲律宾史前文化序列中递次增长的来自华南大陆的文化因素,旧石器、新石器和早期金属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主体内涵均表现出与东亚大陆的密切关系。 一、 早期文化阶段 由于具有可靠地层关系的考古资料不足,菲律宾的史前文化编年一直未有确定的结论,长期以来菲律宾考古学者较多地依据单纯的器物、尤其是石器类型学进行观察、分类,并与周邻、尤其是东亚大陆史前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定群岛地带史前文化的不同阶段。 美籍东南亚考古学家拜雅(H.O.Beyer) 1948年在《菲律宾与东亚考古》一书中的分类研究成果最有代表性。他的研究建立在奥地利考古学家海因·戈尔登(Heine-Geldern)对于东亚与太平洋群岛石器时代文化分类的基础上,将群岛已知的史前文化区分为六个大的历史阶段。(1)旧石器时代文化,包括在吕宋和棉兰老岛发现的可能属于中更新世时期的打制石器,以及在吕宋八打雁(Batangas)省发现的可能属于晚更新世时期的切割器、手斧等。(2)中石器时代文化,即吕宋岛的莱泽-布拉坎(Rizal-Bulakan)文化,是菲律宾的“细石器”文化,绝对年代相当于印支半岛的“和平文化”阶段。(3)原新石器文化,与印支半岛史前文化编年中的“北山文化”阶段相当,典型器物是打制粗磨的石斧。(4)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也就是所谓圆柱形或椭圆形磨光石斧、石镑流行的文化阶段,没有陶器或有少量来自马来西亚的绳纹陶,该阶段文化是印支半岛、华南古文化传播的结果。(5)新石器中期文化,这是有肩、有段的石斧和石镑流行的文化阶段,还可以根据石锛的形态差别分成若干小期,即有肩与原段石锛、有脊石镑、海丰型有段石锛等,从华南沿海到太平洋岛屿之间的广泛地带都发现有同类文化。(6)新石器晚期与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该阶段石器的特点是通体磨光技术提高、切割和穿孔技术出现、斧锛凿类工具两侧完全平直呈方形和梯形、大量小型木作工具出现、大量装饰品和宗教器具出现、陶器的使用等,并认为该阶段的源头是华北和印支半岛的史前、上古文化。他还将最后阶段文化进一步区分为四个小期,各阶段的石器技术特征分别为:公元前1750~1250年出现平背方形的斧、锛、凿,公元前1250~800年出现具有初步台阶段部的过渡形态的菲律宾型有段石锛,公元前800~500年出现以石器的切割、穿孔、攻玉为特征的“仰韶文化”技术,公元前500~200年出现真正菲律宾型(高级型)有段石锛。拜雅理论迄今仍是最详尽、精彩的菲律宾史前文化分期研究,但由于这一研究纯粹建立在类型学的观察、比较上,是没有地层支持的、不具有绝对性的相对年代关系,因此研究者对他的结论顾虑较多。 拜雅式的分期研究很长时间左右了东南亚的史前考古,如他的学生林惠祥对于有段石镑的研究就受到他的很大影响。拜雅以后近半个世纪的菲律宾考古也主要是延续他的方法,菲律宾考古学者约卡诺(F.L.Jocano) 1975年出版的《菲律宾史前史》一书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成果。约卡诺描述的菲律宾史前史包括了石器工艺发展的五个阶段。(1)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利万文化(Liwanian),分布于吕宋岛的卡加延(Cagayan)谷地,绝对年代为中更新世。(2)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塔邦文化(Tabonian),分布于巴拉望(Palawan)岛,绝对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3)中石器时代文化,包括了所谓“和平文化”的打制石器和拜雅提出的莱泽-布拉坎文化“细石器”,距今12000~8000年。(4)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又分成前后两段,前段为距今6000~4000年的粗磨石器工艺,即所谓“北山文化”阶段;后段为距今4000~2250年的断面为圆形、椭圆形的磨光石器阶段。(5)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也分成前后两段,前段为距今2250~1750年的有肩石斧、有脊和有界的石斧或石锛工艺阶段;后段为距今1750~200年的精美磨光、两侧和背部都磨平的方形或梯形石锛或石斧阶段。约卡诺并没有将若干地点的史前陶器群资料置于这个分期体系中。 近几年来,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臧振华先生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在吕宋岛进行了一系列发掘,从9个遗址获得一批地层资料和30个碳十四年代数据,并尝试建立了吕宋岛新的史前文化年代表,包括四期文化的序列。(1)距今6000~5000年前,以砾石石器和石片石器为特征的“打制石器”时代,与台湾长滨文化有相似之处。(2)距今5000~4500年前,以素面、偶带简单线条划纹或施加红色陶衣的夹砂陶器为特征的文化遗存,为群岛最早使用的陶器。(3)距今2000多年前,以红褐色和黑色陶器为特征,较多压印、圈点、刻划纹饰。(4)距今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