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时期西域商人的商业贸易地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古时期西域商人的商业贸易地位 在公司成立之初,蒙古贵族对西部企业家有很大的依赖。他们通过西部人交换必要的商品,并向这些企业家提供更好的回报,这吸引了西部企业家的大量好处。蒙古西征后, 更多的西域商人利用日益开放的东西方陆海道, 接踵而来。他们在中土“多方贾贩”, 其足迹遍及元朝全境。元人许有壬云:“我元始征西北诸国, 而西域最先内附, 故其国人柄用尤多, 大贾擅水陆利, 天下名城区邑, 必居其津要, 专其膏腴。”卷53 一、 西域商人的活动 蒙古初兴时, 西域商人的足迹已经遍及漠北高原, 他们之间亦已建立了一定的商务关系。曾与成吉思汗同饮巴勒渚纳水的阿三、札八儿火者和玉速阿剌就是这一时期活跃于漠北的西域商人的杰出代表。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 阿三当时从居于阴山地区的汪古部赶着羯羊、白驼来到东北部的额尔古纳河, 易换鼠皮、青鼠皮卷6。可见当时在漠北的西域商人活动范围颇为广泛。1218年成吉思汗命诸子、那颜、将官, 各从其部属中抽调两三名西域商人, 随花剌子模人马合木等前往中亚搜罗奇物异宝。结果, 从这些蒙古贵族的麾下, 竟然共集中起来450名西域商人。看来, 这时在漠北的西域商人已是成群结队, 数以千计了。当时新兴的蒙古贵族迫切需要西域地区生产的锦缎、珍奇宝物、粮食、兵器及酒类饮料等。为此, 成吉思汗在大道上设置守卫, 颁布命令:凡进入其国土内的商人, 一律发给凭照, “而值得汗受纳的货物, 连同物主一起遣送给汗。”90由于蒙古贵族往往给进入其领地的西域商人以最好的价钱, 这就使得更多的西域商人携其物产纷纷涌入漠北。 南宋理宗时曾出使蒙古的徐霆讲, “大率鞑人止欲纻丝钱鼎色木, 动使不过衣食之需。汉儿及回回等人贩入草地, 鞑人为之。”9徐霆还在漠北见到来自西域的许多物品, 如“效回回样”的环刀, 产自西域的“玻璃瓶”等, 并喝了来自回回国的葡萄酒。蒙古西征后, 通过畅达无阻的驿站通道, 蒙古与西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蒙古国领地乃成为西域商人活动的广阔天地。大约在1254年春, 法国圣方济各会教士鲁布鲁克到达哈剌和林, 他看到城里有两个地区:“一个是萨拉森人区, 市场就在这个区里, 许多商人聚集在这里, 这是由于宫廷总是在它附近, 也是由于各地来的使者很多。”203在哈剌和林专设以西域商人居住、经营的街区, 且将它置于宫廷附近。可见, 西域商人在漠北非常活跃, 他们的商业活动在蒙古贵族的经济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西域商人流动空间大, 活动范围广, 故对当时东西方社会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蒙古统治者乃利用他们通经济、善理财的特点, 委以重任, 参与国家的财政管理工作。窝阔台时, 大规模地参与扑买课税的商人, 主要为西域人, 他们因多富有, 乃通过贿赂权贵, 一般多能取得承包权。而所扑买的税课也因他们的参与, 数额越来越大。1240年正月, 窝阔台正式任命奥都剌合蛮充提领诸路课税所官, 奥都剌合蛮以商人的精明和专于算计, 提出“扑买” (即由扑买者承包某一地区或某一项目的赋税) 中原银课4.4万锭的建议, 这比原课额高出一倍, 因而大受窝阔台赞赏, 奥都剌合蛮亦随之控制了蒙古国的财政大权。 综观上述, 不难看出, 西域商人与蒙古贵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商业往来, 而他们中许多人之所以得到蒙古统治者的赏识和重用, 除自身具有一定的势力与才干外, 还在于西域人的商业活动在当时蒙古社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 西域商人的“通才”“即用者”之争 元朝商业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讲, 其发展程度远远超越于前代。究其原因, 一是国内大一统的局面为商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另外, 蒙古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居中原, 不仅少有重农抑商思想的束缚, 而且从政府到蒙古、色目贵族均普遍积极参与经商逐利, 促使元代商业活动频繁, 市场日益活跃。此外, 由西域商人主要负责开展的国际贸易, 也给元朝商业的繁荣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由于蒙古人早期在物质上对西域商人的依赖, 决定了他们在蒙古帝国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忽必烈即位之初, 虽然重视采用“汉法”, 但他并未忽视西域商人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况且他开疆拓土时, 即仰仗那些腰缠万贯的西域商贾的支持。史载元末回回人丁鹤年, 其“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元初巨商。世祖皇帝徇地西土, 军饷不继, 遂杖策军门, 尽其资归焉。”卷19此外, 元朝据有广大汉地后, 其经济观念仍局限于畜牧, 以致有尽夺汉人之田而为牧地的举动。李璮之叛后, 忽必烈不再信任、重用汉人, 这时懂得经营理财的西域商人遂成为其政治上的得力帮手。世祖时重用的西域人阿合马, 即为商人出身。阿合马于中统三年 (1262) 领中书左右部, 兼诸路都转运使, 忽必烈“专以财赋之任委之” (《阿合马传》)卷205, 说明他在经济管理方面具有才干。阿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