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之家旅游与牧户的增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牧人之家旅游与牧户的增收 牧师的旅游是在草坪上由牧羊人自发组织的一次旅游活动。基本接待单元是牧师家庭,主要用于牧区的牧区牧师的生产和生活。这是由牧师家庭以牧师家庭为基础的,集娱乐、休闲、特色饮食、民俗风情、旅游为一体的牧羊人旅行。牧民通过利用草原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 让旅游者参与牧民生产、体验牧民生活、感受牧区文化, 从而满足旅游者愉悦身心、获得知识、收获快乐的旅游需求。2003年以来东乌旗牧民利用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生产生活等特色资源开办牧人之家旅游, 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东乌旗仅有15个牧人之家旅游点, 从事牧人之家旅游的牧户27户, 到2010年牧人之家旅游景点总数达到300多户, 乃林郭勒牧人之家被命名为内蒙古基层草原文化基地和草原影像制作基地。 1 牧人之家旅游开发现状 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政策是发展牧人之家旅游的根本保障。2009年国务院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这意味着发展旅游业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十二五时期, 我国居民消费将由以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 2015年国内居民人均出游率将为2次以上、旅游消费将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 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3亿人次。国内旅游将成为旅游市场消费主体, 市场消费将由观光旅游转向观光、度假与专项旅游齐头并进的发展阶段, 旅游消费将得到充分拓展。东乌旗制定了《东乌珠穆沁旗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 提出加快三产、搞活口岸贸易和旅游经济, 全力打造以畜牧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口岸贸易和旅游业为支撑的旅游业发展思路, 以打造“天堂草原·魅力东乌”、“游牧文化圣地”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 出台了牧人之家旅游景点永久性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 为牧人之家旅游景点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借助兴边富民行动项目, 进一步挖掘和整合乌珠穆沁民俗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2004年起, 地方财政列出旅游专项经费支持开办牧人之家旅游点, 仅2006年便投入资金近100万元支持13户牧民开办牧人之家旅游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牧人之家旅游的坚实基础。东乌旗自然景观悦目畅怀、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处于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的锡林郭勒草原腹地, 被称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后的天然草原。全旗天然草场面积达6917万亩, 草原类型以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为主, 共有各类植物878种。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 其中, 乌拉盖河是内蒙古高原较大水系, 主流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南的宝格山西麓, 最终注入乌珠穆沁盆地最低洼处的乌拉盖戈壁。金斯太洞穴遗址、金古长城遗址金界壕、喇嘛库仑庙、喇嘛峰岩画、突厥石人、冰臼坑等见证着变迁的历史, 东湖、乌桓、鲜卑、东突厥、鞑靼和奴儿干等游猎部落曾在此驻牧。东乌旗素有搏克摇篮、长调之乡的美誉, 多彩多姿的乌珠穆沁服饰、震撼心灵的乌珠穆沁长调、透着时代气息的文化牧户、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卷帙浩繁的原创图书、精美绝伦的民族手工艺品向世人展示着东乌珠穆沁独具特色的草原民族文化。 发展牧人之家旅游促进了牧区和谐发展, 提高了牧民生活水平。牧人之家旅游开发建设的主体是牧民, 牧人之家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牧民参与创办旅游业的热情。牧民将自制的手工艺品、民族服饰、奶制品、肉制品等出售给牧人之家并积极参与牧人之家乘马、博克、民族服饰展示等表演活动, 激发并增强了牧民的市场意识, 也增加了牧民的收入, 全旗牧人之家先后带动300余户牧民参与旅游产业, 户均年增收4万余元。以2007年为例, 全旗有2个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室、43家乌珠穆沁服饰制作加工点, 年均销售额达100余万元, 吸纳牧民250余人为企业的从业人员, 扩大了就业渠道。2007年政府投资160万元, 为乃林郭勒牧人之家完成通路、通电工程, 投资30万元完成乌珠穆沁部落牧人之家水、电、路及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 为牧人之家旅游培训牧民400多人次。 2 牧人之家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 旅游业给当地部分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 也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诸如交通问题、物价问题、垃圾问题等变化和不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道德观念影响着生活在旅游目的地的牧民, 旅游地牧民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不断地、慢慢地变化着。可以说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 规划建设滞后, 个别企业经营理念落后。2003年, 东乌旗牧民包朝克图组织10户牧民投资20万元, 在满都宝拉格镇乃林郭勒建起16顶大型蒙古包、12间砖木结构房屋, 打出牧人之家旅游品牌, 建立了全旗第一家牧人之家旅游景点。东乌旗现有牧人之家旅游景点中, 部分牧户未经旅游主管部门进行论证与规划, 其空间布局必定与整体旅游规划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大部分牧人之家停留在经营餐饮为主的初级旅游产品阶段。2005~2009年, 牧人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