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培养基及茎尖大小对马铃薯茎尖培养成苗的影响
0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苗的必要性
【研究意义】甘薯种植过程中容易感染病毒。病毒的持续积累容易导致种性退化,直接影响甘薯的质量和产量,并严重阻碍甘薯的生产和使用。分类。应用马铃薯脱毒技术, 是解决马铃薯种性退化、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2]。【前人研究进展】目前世界各国主要还是以茎尖剥离脱毒的方式来脱去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毒, 此方法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无病毒苗, 同时保持了各品种的优良性状[3 ~ 4], 因此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苗是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的基础, 优质快速的茎尖培养为以后的脱毒苗和脱毒种薯的生产赢得了时间和效益。【本研究切入点】目前, 有关马铃薯茎尖培养的报道已有很多, 但是在针对不同品种适宜怎样的培养基研究还不多, 因此基于适合新疆地区种植的4 个马铃薯栽培种, 分别研究适宜这四个品种茎尖成苗的培养基及茎尖大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选择适宜新疆栽培的4 个马铃薯品种进行茎尖脱毒研究, 分别筛选出适宜这4 个品种茎尖成苗的培养基类型及茎尖剥取方式, 为新疆马铃薯脱毒苗产业化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表面
试验以田间长势良好无病症表现的大西洋、中联红、夏波蒂和陇薯三号四个品种健康植株收获的薯块为材料。
1.2 方法
1.2.1 热处理的时间
将从田间收获薯块破休眠后, 置于室内3 ~ 4 周, 经检测不带有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块茎进行催芽, 待芽长至0. 5 ~ 1. 0 cm时, 放入37 ~ 38℃的恒温箱内白天16 h夜间8 h进行热处理。处理30 日后, 用解剖剪切取2 ~ 3 cm左右的芽置于流水中冲洗0. 5 h, 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灭菌, 用0. 1% 的升汞浸泡10 min, 期间不断用玻璃棒搅动确保消毒彻底, 再用蒸馏水将浸泡后的外植体冲洗3 ~ 4 次, 然后将消毒好的外植体剪切后置于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培养, 待20 ~ 30 d成苗后即可进行茎尖剥离。
1.2.2 激素对不同品种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将制成的无菌苗在40 倍的显微镜下用解剖刀与解剖针剥取带有1 ~ 2 个叶原基 ( 直径约为0. 1 ~0. 2 mm) 的茎尖, 置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 - BA与NAA的组合的茎尖培养基上, 研究激素对不同品种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每个品种的每个组合接种50 个。表1
1.2.3 rt-pcr法检测马铃薯病毒
以大西洋、夏波蒂、中联红和陇薯三号的无菌苗为材料, 在显微镜下分别剥取带有- 0 个叶原基、1个叶原基、2 个叶原基和3 个叶原基的茎尖, 分别接种于MS + 0. 15 mg /L NAA + 0. 05 mg /L 6 - BA和MS + 0. 2 mg / L NAA的培养基上, 培养2 ~ 5 个月长成1 株带有2 ~ 3 片叶的植株后, 转入MS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 培养1 ~ 2 代后使用RT - PCR法分别检测5 种马铃薯常见病毒 ( PVX、PVY、PVA、PVS、PL-RV) 。
1.2.4 培训条件
培养条件为白天25 ℃ , 夜间22 ℃, 光照强度为2 200 lx。
1.3 茎尖成活率及成苗率
茎尖成活率及成苗率统计方法参照盖琼辉等[5]的方法, 即接种75 d后, 统计茎尖成活率 ( 茎尖分生组织发育为可见的绿色小点视为成活) , 茎尖成苗率 ( 成活茎尖长出带有2 个以上叶片的小植株视为成苗) , 成活率为成活茎尖个数与接种茎尖个数之比, 成苗率为成苗个数与成活茎尖数之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苗率的测定
在茎尖培养过程中, 同一大小的茎尖其成活率与培养基中添加的激素种类和浓度有关, 而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茎尖在诱导过程中对不同浓度的激素又有着不同的响应, 结果表明: 直径为0. 1 ~ 0. 2 mm带有一个叶原基的大西洋、夏波蒂和陇薯三号茎尖在MS添加有0. 15 mg /L NAA + 0. 05 mg /L的6 - BA的培养基里的成活率和成苗率均达到了相对较好的效果, 成苗率分别为17. 14% 、20. 8% 和18. 75% ; 中联红的茎尖在添加有0. 2 mg /L NAA培养基中的成活率和成苗率均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中成苗率为24. 48% 。表2, 表3
2.2 不同品种含量的病毒脱除率
分别以带有0、1、2、3 个叶原基的茎尖做比较试验, 各个品种的成苗率及PVX、PVY、PVA、PVS、PL-RV病毒的脱除率分别为, 叶原基数为0 时, 四个品种的茎尖都难以成活, 叶原基数为3 时, 4 个品种的成苗率均达到了90% 以上, 但各病毒的脱除率极低。叶原基数为1 时, 估算大西洋、夏波蒂、陇薯三号和中联红分别可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