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研究
随着海防技术的成熟(以下简称再生再生),木霉在植物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潜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被打破。据报道,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将其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甚至国外已有商品化的木霉制剂。利用木霉防治由立枯丝核菌、白绢菌(Sclerotium rolfsii)和镰刀菌(Fusarum spp.)等真菌引起的棉花立枯病,茉莉、花生和甜椒的白绢病,番茄幼苗的猝倒病等在各类小型试验中已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效。本文报道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下简称木霉)防治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水稻纹枯病的施用方法、施用适期、施用数量及其对不同水稻品种苗期、分蘖期及抽穗期纹枯病的防治效应。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原浙江农业大学植物系
哈茨木霉菌株TC3(喀麦隆雅温得)、NF9(中国),均由原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提供;立枯丝核菌株R1(北京)、R2(重庆)(下简称R1、R2)于水稻上分离获得,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病室保存菌株。
1.1.2 中熵中熵稻
籼稻:原丰早、中选5号(早籼)、中育93-1(中籼);粳(糯)稻:农虎6号、秀水11(晚粳)、春江糯(晚糯)。均由中国水稻所遗传育种系提供,经植病室繁殖后使用。
1.2 测试方法
1.2.1 田间接种接种
水稻纹枯病菌株R1、R2分别采用带菌插秆和菌核表施两种接种方法。前者将新鲜的稻草茎秆切割成10cm长的若干小段,浸入含有3%~5%的蔗糖溶液中煮沸20min,滤干后移入茄瓶中,经高压灭菌后分别移入参测菌株,培养7~10d即可用于田间接种,每稻丛均匀插入3个带菌茎秆,用胶带捆束稻株,使其与接种体紧密接触并保持植株间的小气候有一定的湿度;后者采用PDA培养基,pH为4.5~5,灭菌后分别移入菌株,培养6~8d,收集菌核用于田间接种,每稻丛在叶鞘与茎秆之间约接大小不等的菌核10粒。
1.2.2 木霉菌保鲜液制备
TC3和NF9分别采用孢子喷雾和菌粉撒施两种防治方式。前者用浅层液体培养液(酵母浸出液5g/L、CaCl20.5g/L、MgSO40.25g/L、KH2PO40.25g/L、葡萄糖10g/L、H2O1000ml),灭菌后分别移入木霉菌株,振荡培养5~8d,经细纱布过滤后,调节孢子浓度为109cfu/ml,喷雾量为100ml/m2,均匀喷施茎秆;后者用麸皮培养基(5kg麸皮加水1.5kg拌湿,每500ml三角瓶装70~80g),灭菌后分别移入木霉菌株,培养15d左右,待瓶内培养基长满木霉菌丝和孢子时倒出晾干、粉碎,尔后均匀撒施于稻丛基部(撒施量2g/丛,含孢量109cfu/g)。
1.3 水稻品种分布
苗期(4叶期)试验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基地温室中,分蘖期和抽穗期的试验在该所网室的水泥池内。2个木霉菌株及2个参测菌株各采用2种接种方法和2种施用方式,6个品种,3次重复,共288个小区;早(中)籼稻于4月14日播种、5月12日移栽;晚粳(糯)稻于6月20日播种,7月10日移栽,各重复1次,总计576个小区。每小区栽4行,每行4丛,每丛3~4株,分别于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按上述方法进行接种,3d后分别用木霉菌按上述方法进行防治,接种后20d按IRRI 0~9级制的标准进行调查,每小区取中间4丛8个茎秆的最高发病级为最终记载标准,对每区最高发病级的平均值进行常规方差分析和多元因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哈茨木霉对不同品种水稻阴道感染的预防效果表1
2.1.1 木霉对硝酸稻不同品种防效
木霉对早籼稻纹枯病的防效较为明显,经木霉防治后籼稻最高发病级的平均值为2.42,对照为6.45,其平均防效为62.48%。木霉对籼稻不同品种的防效差异不明显。木霉的两种施用方法对籼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表明,采用孢子喷雾的效果较撒施菌粉更为理想。
2.1.2 不同品种株稻的最高发病分级
木霉对晚粳(糯)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其对早籼稻的防效好,施用木霉后,粳(糯)稻最高发病级的平均值为1.71,对照为6.71,平均防效为72.29%,略高于对籼稻的防效。木霉对粳(糯)稻不同品种的防效与籼稻相同,亦无明显差异。然而,在木霉的施用方法上,其结果则相反,撒施菌粉的防效却优于孢子喷雾。
2.2 比较不同水稻生长期的不同因素表2
2.2.1 tc3和病料的防效
菌株NF9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TC3更为理想,其平均防效较菌株TC3高9.66%。显著性分析表明差异显著,且在分蘖期差异为极显著。
2.2.2 田间发病分级
苗期和分蘖期分别对水稻植株进行孢子喷雾,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级明显低于撒施菌粉的方式,且差异极显著;在抽穗期采用孢子喷雾的方法同样优于撒施菌粉方式,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2.2.3 比较水稻旱p1和b2的生存能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