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的土地征收与官员衔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两晋的土地征收与官员衔租 学术界在研究魏晋、南北朝的财政和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1)笔者选取三国两晋作为研究单元, 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财政制度, 呈现出先分后合, 之后再度分野的发展脉络。笔者认为, 这种历史现象很值得重视, 因为这深刻影响到之后南朝和北朝各自财政的发展轨迹。笔者不揣浅陋, 拟以上述思路为线索, 对从汉末到南北朝之间财政体系分与合的演进做初步归纳, 以期增加学术界对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的学术认知。 一、 三国两晋的税收 (一) “人地”与“土地关系”的“化公为私”的剥削法 三国时代, 曹魏治理下的北方社会存在着土地国有性质的屯田制与私有性质的小农经济并存的双轨制格局。赋税征收方面的差异体现出两种土地制度的不同。曹操在官渡之战获胜后宣称:“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袁氏之治也, 使豪疆擅恣, 亲戚兼并, 下民贫弱, 代出租赋…欲望百姓亲附, 甲兵疆盛, 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 户出绢二匹, 绵二斤而已, 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 无令疆民有所隐藏, 而若民兼赋也”卷一《武帝纪》附注《魏书》。以上“田租亩四升, 户出绢二匹, 绵二斤”的税收政策, 既然是以批判袁绍集团士族豪强政治“豪疆擅恣”造成的“下民贫弱”为前提, 因此可看作是在对私有小农经济的恢复与保护的基础上而推行的新政策;其征收标准既然是按照占有土地面积征收“田租亩四升”, 又直接针对农户征收户调绢和绵, 因此征收对象无疑是私有小农家庭。而屯田制下的田租征收也自有其标准。《晋书.傅玄传》载:“旧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 士得四分, 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 施行来久, 众心安之”, 反映的正是曹魏屯田制条件下田租征收的概貌。由于屯田民即“士”如果收获量高则相应所得也会增加, 因此“魏初课田, 不务多起顷亩, 但务修其功力”卷四十七《傅玄传》。但是由于剥削量比较前代沉重, 而且无土地所有权, 因此才有“新募屯田民不乐, 多逃亡”的现象。鉴于曹魏政权对屯田民均依靠政权强制力, 采取军事化组织形式编组, 故袁涣所建议“夫民安土, 不可卒变, 易以顺行, 难以逆动, 宜顺其意, 乐之者取, 不欲者乃疆”卷十一《袁涣传》, 其实也不过是在剥削量上略让步而已。 长沙走马楼出土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 充分体现了东吴土地国有制上税收的一般情况。现例举以做分析: 下伍丘男子五将, 田七町, 凡卅亩, 皆二年常限。其二十六亩旱败不收, 亩收布六寸六分。定收四亩, 亩收米一斛二斗, 为米四斛八斗。亩收布二尺。其米四斛八斗, 四年十一月五日付仓吏**。凡为布三丈一尺八*寸六分 (二丈五尺一寸六分) 。四年十一月六日付库吏潘有。其旱田亩收钱卅七, 其熟田亩收钱七十。凡为钱九百六十二钱 (一千二百四十二钱) , 四年十一月四日付库吏潘有。嘉禾五年三月十日, 田户经用曹吏……四/七 (2) 73 下伍丘郡吏周柏, 田卅二町, 凡一顷六十四亩, 其九十六亩皆二年常限。其八十三亩旱败不收, 亩收布六寸六分。定收**亩, 亩收税米一斛二斗, 为米十五斛六斗亩收布二尺, 其六十八亩余力亩。其六十一亩旱败不收亩收布六寸六分。定收七亩, 亩收米四斗五升六合, 为米三斛一斗九升二合, 亩……。其米二十斛七斗九升二合, 四年十二月二十日付仓吏郑黑。凡为布……五尺七寸八分 (三匹一丈五尺四分) 。四年十二月付库吏潘有。其旱田亩收钱卅七, 其熟田亩收钱七十。凡为钱六千七百* (二十八) 钱。四年十一月十九日付 (库) 吏潘 (有) 。嘉禾五年三月十日, 田户经用曹史……四/九73 下伍丘军吏黄元, 田十町, 凡二十一亩, 皆二年常限。旱败不收, 亩收布六寸六分。凡为布*丈四尺二寸 (一丈三尺八寸六分) ……四年十一月五日付库吏潘有。亩收钱卅七, 凡为钱七百九十五钱 (七百七十七钱) 。四年十一月五日付库吏潘有。嘉禾五年三月十日田户曹史……四/十九74 (下伍) 丘州卒区张, 田二十町, 凡五十一亩。其二十八亩, 皆二年常限。其二十五亩旱败不收, 亩收布六寸六分。定收三亩, 亩收税米一斛二斗, 为米三斛六斗亩收布二尺。其二十三亩余力田。旱败不收, 亩收布六寸六分。其米三斛六斗。四年十一月十六日付仓吏李金。凡为布三丈七尺八 (六) 寸五 (八) 分, 四年十一月八日付库吏潘有。其旱田亩收钱卅七, 其熟田亩收钱七十。凡为钱二千三钱 (一千九百八十六钱) , 四年十一月九日付库吏潘有。嘉禾五年三月十日, 田户经用曹史赵野……四/二十74 下伍丘县吏张扬, 田二十五町, 凡五 (八) 十七亩其六十六亩, 皆二年常限。其五十六亩旱, 亩收布六寸六分。定收十亩, 收米一斛二斗, 为米十二斛。亩收布二尺。其二十一亩余力田, 其七亩旱败不收, 亩收布六寸六分。定收十四亩, (亩) 收米四斗五升六合, 为米六斛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