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枫桥夜泊》与《乌忆江枫寒山寺》也談烏啼·江楓·寒山寺就林川同志对唐诗《楓桥夜泊》理解的考辨
月桂,死于寒冷和死亡。
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一千二百年来,传播中外,脍炙人口,是不朽之作;人们对诗的理解,也大致相同。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江西日报》,发表了林川同志的一则诗话——《乌啼·江枫·寒山寺》,对这首诗提出了新的见解。林川同志认为,“乌啼”不是“乌鸦叫”,“江枫”也不是“江边的枫树”,因为“乌鸦怎么会在月亮落下去的时候叫呢?”而据他一九六七年初在苏州枫桥的实地考察,桥畔也并非“群枫成林”,“只在桥拱的石缝中找到一株小小的枫树。”又经过向寒山寺老僧的调查询问,他才知道“乌啼乃一地名,在枫桥西面”,月落乌啼“应解释为月亮在乌啼那个方向落下去了”。“江枫也是两座桥的名称,江是江村桥,枫就是风桥”,江枫渔火就是“江村桥和枫桥之间的江中渔火”。寒山寺僧的见解,原本是一种传说,影响并不大。但林川同志加以发挥,并形诸笔墨,公诸报端,又感叹“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尽信书不如无书”,全盘否定了对“江枫”和“乌啼”的传统解释,则不可不加考辨。
林川同志只在枫桥找到一株小枫,并不能证明一千二百年前的枫桥及寒山寺江畔没有枫林,更不能据此而推翻前人对“江枫”的解释。事实上,早在宋代,王曾引用江淹的“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句及崔信明“枫落吴江冷”句,证明“吴中自来多枫树”。可见古人将“江枫”理解成“江边的枫树”是有依据的。至于到了一九六七年初,林川同志只在桥拱的石缝中找到一株小枫(且不论他的考察是否仔细),那只说明由于一千余年的陵谷变迁和战乱兵燹的破坏,寒山寺江边的枫林有了变化罢了。其实,不仅是枫树,就连枫桥与寒山寺又何尝不是屡经兴废的呢。南宋初金兵南下,南宋末蒙古兵南下,就都曾劫掠过苏州,使姑苏的文化建筑多遭摧残;明嘉靖后期,倭寇亦曾数次袭扰苏州,阊门至枫桥一带,焚掠殆遍;清咸丰十年(1860),寒山寺更毁于战火,后经光绪三十二年(1906)和宣统三年(1911)两次修葺,才约略恢复旧观。但宋、明诗人有关枫桥的题咏中,均不乏有关江枫的佳句,直到清初王士嵩舟泊枫桥过寒山寺时,看到的还是“枫叶萧萧水驿空”的景象,宣统三年,原江苏巡抚陈夔龙描写寒山寺,也有“零落江枫瑟瑟秋”之句。可见到清末,江边还是有枫树的,历代诗人也是一直将江枫理解成“江边的枫树”的。
相反,将江枫说成两座桥名,却没有充足的证据。林川同志的唯一依据是寒山寺老僧的话,其实这并非是这位高僧的创见:而是清末署江苏按察使粮储道的陆锺琦的假设。陆氏在宣统三年六月的《重修寒山寺记》石刻中说:“尝访之土人,乃知寺前有二桥,曰枫、曰江,遥遥相对,《志》(笔者按:指《苏州府志》)谓之江村桥,在枫桥西南,是作‘江村’者本就桥言,安知非合二名耶?”陆氏之所以有这番议论,是因为《苏州府志》引张继诗时,“江枫渔火”引作“江村渔火”,且寒山寺内俞樾所书《枫桥夜泊》诗碑之碑阴及碑侧的陈夔龙题记与俞樾诗,均申明早在南宋龚明之的《中吴纪闻》引张诗即作“江村”,与今本作“江枫”者不同。对于这两种版本,陆锺琦不能断,但他在得知寒山寺前有一江村桥之后,遂作调和之说,以为作“江村”者乃指江村桥而言,并推测作“江枫”者可能也是融合江村桥和枫桥而言。但陆说尚系推测之辞,并未肯定这种假设,从陆氏记文看,当地“土人”也仅只指出当时寺前有二桥,并未将“江枫”说成两座桥名。可见关于“江枫渔火”就是“江村桥和枫桥之间的江中渔火”这种见解,并非古已有之的口碑资料,而是自陆氏的假设刻石于寒山寺之后,才被寒山寺僧附会出来,从此口耳相传的。到被林川同志听说之时,也仅明流传了五六十年光景。如此晚出的传说,是不能作为凭证。林川同志不加考察,便信以为真,把陆锺琦的假设变成了自己的结论,实在失之武断。其实,陆氏的假设本身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唐代是否已有江村桥名即大成问题。唐末北宋的志书,如《吴地记》、《吴郡图经续记》等,均不载江村桥名。南宋初孙觌的《枫桥寺记略》,概述了寒山寺的兴废,未提寺前有江村桥。与龚明之同时的范成大撰《吴郡志》,著录了苏州城内外大小桥梁三四百座,有枫桥却无江村桥。而现今的江村桥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建的,此桥逼近寒山寺山门,寒山寺在南宋已是名胜,且又是“枕槽河,俯官道,南北舟车所从出”的交通要道,骚人墨客过此必留诗,范成大的《吴郡志》就很注意收集有关寒山寺的各种题咏及杂记,若当时已有江村桥名,且已有“江枫渔火”就是“江村桥和枫桥之间的江中渔火”这种见解的话,《吴郡志》是不可能不著录江村桥的。因此,江村桥的命名不会早于南宋。龚明之录张继诗作“江村”,乃“江边渔村”的意思,未必如陆锺琦所理解的那样指江村桥。现在的江村桥,则可能是南宋以后因《中吴纪闻》所引张诗而附会命名或改名的,这在古代是常见的现象。即以苏州名胜为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铁塔高空作业施工方案.docx VIP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究.doc VIP
- 大学物理4、理论力学第四章摩擦.ppt VIP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 三级理论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docx VIP
- 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四):成人斯蒂尔病.pptx VIP
- 2023广东春季高考试卷语文.pdf VIP
- 特种作业操作证 制冷与空调运行操作作业 实操培训.pdf VIP
- 贵州省电化教育馆2020年贵州移动“和校园”技能大赛获奖文件.docx VIP
- 周五先进功能材料.pdf
- 英美经典作家作品导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绥化学院.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