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蚜茧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烟蚜茧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蚜虫茧虫是指以北约为基础的农业害虫(即蚜虫,广泛分布于农业害虫)上的优势初生蜂。该蜂有分布区广泛、寄主蚜虫种类多、自然寄生率高、易人工繁殖的特点,在国内已被应用于危害烟草、蔬菜等农作物的蚜虫的生物防治中,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赵万源等,1980;汤玉清,1984;忻亦芬,1986;毕章宝等,1993)。 许多研究表明,在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中,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子(David等,1988)。它通过直接作用于寄生蜂或间接作用于其寄主来对寄生蜂的生长发育及其种群丰富度产生影响(Compbell等,1974,1977;Hayakawa等,1990),而寄生蜂对温度的适应性又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与效果(Elliott,1995)。本文通过实验室内恒温对烟蚜茧蜂(玉溪种群)生长发育、生殖、存活力的影响研究,以期为更加有效地繁殖和利用烟蚜茧蜂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烟蚜与烟蚜茧蜂采自玉溪马桥烟科所试验基地大田和温室。 1.2 方法 1.2.1 烟嗪烟蚤各龄期的观察与观察 试验设恒温10、15、20、25、30℃,共5个处理,3次重复。步骤为:用蘸水棉花裹住鲜烟叶叶柄端剪口处,将100头2、3龄烟蚜接到烟叶背面,放入一次性饮水塑料杯中,用纱布封口。待烟蚜稳定后,每杯接入已交配过的烟蚜茧蜂雌蜂3头,让其寄生20 h后移去雌蜂,将被寄生的烟蚜放入人工气候箱(±0.5℃)内。在解剖镜下,每天解剖烟蚜10头,观察记录烟蚜茧蜂各龄发育历期,并更换新鲜烟叶。各龄期的划分标准主要依据Stary(1967)和毕章宝等(1993)的研究。以从外壳见不到老熟幼虫蠕动定为僵蚜(路虹等,1994)。从刚形成僵蚜(4龄中期)时起,每天用精度为0.1 mg的电子天平称重(每组僵蚜数5个以上),并记录4龄中期、预蛹期和蛹末期3个时期僵蚜的体重,直至羽化前一天。 1.2.2 烟嗪烟蚤幼虫量的测定 待上述烟蚜茧蜂羽化后,在室温[(22±2.0)℃]下,将单头雌蜂与雄成蜂配对并饲喂5%(体积比)蜂蜜水,8 h后将雌蜂接入装有20头2、3龄烟蚜(已稳定在烟叶背面,并用蘸水棉花裹住鲜烟叶叶柄端剪口处)的塑料杯中,每8 h更换1次寄主,直至成蜂死亡止。更换出的烟蚜放入25℃的人工气候箱(±0.5℃)内发育3 d(每天更换新鲜烟叶)后取出,在解剖镜下单头解剖,记录解剖出的烟蚜茧蜂幼虫量。每个温度10次重复。 1.2.3 烟嗪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和发育分化以下简称烟嗪 烟蚜茧蜂各龄发育历期的计算方法采用时间权重法。假设 T=∑i=1nTi?则Ti=∑j=1m(Mj×j)∑j=1mMjΤ=∑i=1nΤi?则Τi=∑j=1m(Μj×j)∑j=1mΜj 式中T为烟蚜茧蜂总发育历期,Ti为各龄发育历期(i=1,2,…,n;其中i为龄期,本文i=6);j为第j天(j=1,2,3,…,m);Mj为各龄(第i龄)第j天解剖的幼虫数(j=1,2,3,…,m) 依据丁岩钦(1994)的方法计算烟蚜茧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完成各虫态的有效积温。 试验中烟蚜茧蜂龄期、体重、产卵量、寿命及产卵百分率的方差分析采用单向分组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并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马育华,1990)。 2 结果分析 2.1 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不同温度下各龄期的发育历期测定结果(表1)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烟蚜茧蜂各龄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但30℃对烟蚜茧蜂卵至1龄、预蛹及卵至羽化3个时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逻辑斯蒂曲线,如从卵至羽化的公式为:Y=0.0981+21.028e?0.193xY=0.0981+21.028e-0.193x(R=0.9709**R0.01=0.9587)。25℃条件下从卵至成蜂的历期平均为10.7 d,10℃下平均为36.3 d。 表2表明,烟蚜茧蜂从卵至成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3.3℃,有效积温为266.0日度;4龄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有效积温为43.8日度;卵、1龄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7℃,有效积温为62.9日度。 2.2 测量温度对小虾防治有待形成的小期外生物中典型特征的影响 温度对烟蚜茧蜂僵蚜不同时期的体重及体重变化率有明显的影响(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条件下形成的僵蚜在预蛹期及蛹末期的体重较其他温度有极显著差异;4龄中期的僵蚜显著重于10℃、极显著重于25和30℃。30℃下形成的僵蚜极显著轻于其他各温度。图1僵蚜体重的变化率(或称减退率)是以4龄中期为准,且在各温度下僵蚜体重都是4龄中期预蛹期蛹末期。预蛹期及蛹末期的僵蚜体重变化率为10、15℃变化率最大,25℃变化最小,20和30℃居中(图1)。 2.3 高温和低温对烟嗪蜂蜂殖殖生长的影响 较大(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