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找春天》(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docx

2《找春天》(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年级下册语文 《找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脱、袄、寻、羞”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姑、娘”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根据句意试着读出明显要读重音的字词。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根据句意试着读出明显要读重音的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春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了,你发现它在哪里了吗?(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2.引出课题《找春天》,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时下的学习背景,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景色变化,为学习课文铺垫情感基础,以《春天在哪里》为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字词学习,交流方法 1.请同学自读课文,圈画本课14个要认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 2.读词游戏“送小燕子回家”,在词中识字。 3.交流字词学习的方法。 (1)借助形声字规律归类识字 同学们看看这些生字,你发现哪些是形声字,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引导交流。 女姑、娘、嫩(三个字的形旁都是“女”,意思都和女性有关,“嫩””字中的“女”指“小女”“幼女”,“女”和“敕”组合起来表示“需要大人呵护的小女”,也和女性有关,后来“嫩”又引申为娇嫩,跟“老”相对。) 木柳、桃、杜、杏 探、掩 (形旁都是“扌”,都和手或手的动作有关,掩的本义是用手捂住口鼻:探的本义是把手伸进看不见的洞穴里摸索。) 角 解、触 (形旁都是“角”,带有“角”部的字与兽角或兽角形状等义有关,“解”,从刀从牛从角,以用刀剖取牛角表示分解牲体。“触”本义是以角撞物,引申为因某种刺激而引起的感情变化,如“感触”。) (2)分类识记 表示事物的名称:棉袄、嫩芽、音符、杜鹃 表示动作的词:探出头、触到、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设计意图:采用组块识字,大部分生字借助形声字规律归类识字的方法,新调借助分奥识记方法,如表示事物的名称、表示动作的词,进行归奥认字识词,省时高效,同时又可以传递给学生科学的方法。读词游戏“送小燕子回家”,根据年龄特点,加入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愉悦中识词认字。】 三、细读品悟,感受春天 1.梳理内容,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梳理课文的内容。引导他们发现这篇课文先写孩子们寻找春天,接着写他们找到春天,最后写他们用心感受春天,这就是找春天的过程。 2.品读寻找春天的心情 (1)自读提示: ①自读第1-3自然段,找出孩子们的动作,想想“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寻找春天的? ②说一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指导朗读,孩子们,你是不是也找到了这些动词: 脱掉、冲出、奔向、寻找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此时的心情是一-无比的急切、激动、兴奋。 朗读时语速较快,重读这几个动词。 (3)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从哪里看出来呢? 理解“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两个词的意思。 朗读这句话时脑海里可以想象着“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读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两个重音。 (4)感情朗读,体会孩子们寻找春天那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我们几个孩子”寻找春天时的那种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帮助同学们理解关键词语,在词语表达中体现人物情感,更为本课尝试读出重音埋下伏笔。】 3.品读寻找春天的过程 (1)自读提示: 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哪里?请同学们自读第4-7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词语。 (2)汇报。 (3)重点学习第一句“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感受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小草与眉毛共同的特点是短而细小,感悟把小草比作眉毛让表达显得生动的好处。 (4)总结方法,学习另外三个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句子的重音,尝试朗读。 (5)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前半句写真实的景色,后半句写作者的想象。根据此特点仿写,说说自己发现的春天,突出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6)感情朗读,体会春天的样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小草与眉毛共同的特点是短而细小,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后三句话,从而发现作者表达上的特点,更好地体会句子中哪些词语该读重音,为仿写提供“脚手架”,在读与写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素养。】 4.品读感受春天的细节 (1)自读提示: ①自读第8自然段,找到动词,思考:孩子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②想想孩子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说说你感受到的春天的样子。 (2)引导学生找到“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等几个动词,自己尝试体会怎么读好重音。 (3)从段末的省略号入手,引导学生想象、仿写,进行文本补白。 (4)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此处的重音

文档评论(0)

李白的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