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金窝子金矿田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docxVIP

新疆金窝子金矿田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疆金窝子金矿田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研究 0 地气、土壤活动态异常物质地球化学特征 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化学法,即以气体为采样手段的地气性方法,并形成了几种化学法,包括以气体为采样手段的气候法[1、2、3、4、5、6、7、8、9、10、11、12、13、14]和以土壤为采样手段的选择性提取方法。在地气测量技术方法上, 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球化学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以土壤为采样介质的选择性提取技术, 由于元素含量相对较高和在找矿实践中操作简单, 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并在覆盖区矿产勘查上取得一定成效。在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实践中,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一直在试图查明地气和土壤中可选择性提取的活动态异常物质是什么?以及异常物质的存在形式以及迁移方式。有研究者推测地气以微气泡形式携带超微细金属颗粒或金属纳米微粒呈类气相直接迁移到达地表, 并在实验中发现了地气物质中的纳米微粒。也有研究者通过实验获得了纳米Au被上升气流携带迁移, 被土壤颗粒吸附的实验结果。本文选择戈壁覆盖区新疆金窝子金矿田210金矿带这一典型隐伏金矿, 实测了成矿元素Au、Cu、Pb等在地气、土壤活动态的空间分布, 研究土壤活动态Au与粘土矿物的关系。在研究中同时采集矿体上方地气和土壤样品, 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对样品中微粒物质进行观察, 在地气和土壤中观测到了Au-Cu、Au-Bi纳米微粒。地气和土壤纳米微粒成分、结构、形貌相似, 同为异常物质。矿床中成矿物质以纳米微粒形式存在和迁移。微粒随地气流迁移, 存在于土壤气体中可形成地气异常;被覆盖层土壤地球化学障吸附滞留, 可以形成矿体上方的土壤异常。 1 金矿床地质特征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甘肃与新疆交界的北山中带东段, 区域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 (D3j) 。岩性为凝灰质砂岩、碳质板岩、钙质砂岩, 岩石中夹有少量碳酸盐岩、中酸性的火山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区域地层总体产状为走向310°~340°, 倾角40°~45°。 金窝子金矿田空间上分为南北两个矿带, 北矿带为金窝子金矿带, 南矿带为210金矿带, 典型矿床为210金矿。两个矿带的矿床类型不同:北部的金窝子金矿产于金窝子花岗岩岩体内及接触带附近, 属于石英脉型金矿, 为剥露矿。南矿带210金矿位于北带金窝子金矿以南2~2.5 km处的戈壁覆盖区, 矿区地表被第四系戈壁覆盖, 覆盖厚度从几米至十几米不等, 为隐伏型金矿床。 210金矿床的矿体主要以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产出, 含金矿脉产于区域北东向构造剪切带中, 为构造剪切带型金矿床 (图1) 。金矿体以大脉型石英硫化物脉群的形式产于上泥盆统金窝子组的糜棱岩化碳质凝灰岩和凝灰角砾岩中, 含矿构造为剪切带型断裂, 方向为NE65°, 与区域上的构造线方向一致。至今矿脉带已查明有6条工业矿体。1号脉平均含金品位4.87 g/t, 2号脉金平均品位17.63 g/t。已查明金总储量为10 t。 210金矿床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黄铁矿为主要含金矿物, 金呈自然金、银金矿等以粒间金、裂隙金、包裹体金的形式产于黄铁矿中。脉石矿物为石英, 也有少量方解石、绢云母及绿泥石等。 2 矿化信息的介质性质 地理学家早已注意到戈壁层的垂直分带现象, 描述了黑色砾幕、孔泡结皮, 以及以碳酸盐和石膏为主要成分的钙质层。在戈壁覆盖区找矿工作中,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进行了戈壁层的性质和成因以及它作为赋存和传递深部矿化信息的介质性质的研究。 本项研究设计了一个位于210金矿体上穿透覆盖层的钻孔, 钻孔深度为24 m。覆盖层总体具有分层结构, 覆盖层分层性质列于图2。钻孔剖面取样方法是, 自地表取样, 每1 m进尺为一个样, 连续取样。从地表1 m到终孔24 m, 取样24件。截取小于120目的细粒级样品, 分2份平行样品。一份采用活动态金属循序提取的分析方法, 分析Au的以下相态:水溶态、粘土态、铁锰氧化物态和残渣态。另一份分析Au活动态总量。Au的含量单位为ng/g, 检出限0.05 ng/g。结果列于表1和图3。通过分析, 发现Au在矿体蚀变带上方覆盖层垂直剖面上有以下分布规律 (表1, 图3) 。 2.1 au水溶态形式含量 表1列出的是矿体上方覆盖层钻孔中Au在各相态中的含量特征。在3种活动态中, Au水溶态形式含量最高, 平均值为0.63 ng/g, 铁锰氧化物态含量平均值0.48 ng/g, 粘土态含量平均值为0.28ng/g。残渣态是Au的主要赋存形态, Au平均含量为7.19 ng/g。 2.2 元素迁移规律及元素活动态及养分积累规律 图3列出的是Au在覆盖层剖面中的分布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 3种活动态形式的Au含量特征为:覆盖层底部基岩层、残积层Au含量高, 中间层低,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