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围术期常见室性早搏42例
室性早搏是术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一般来说,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会导致频繁的室性早搏(5次/分钟)。既往在接受亚健康状态治疗的患者中发现, 伴有室性早搏患者在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后, 早搏数量明显减少或消失。为此, 我们分组对围麻醉期伴有或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旨在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围术期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探讨对围术期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
1 数据和方法
1.1 男性围麻醉期事件的性别分布
患者共42例, 年龄 (71±13) 岁, 术前伴有频发室性早搏患者35例, 男性29例, 女性6例, 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21例,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4例;围麻醉期发生频发室性早搏患者7例, 均为男性。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21例) 和静脉治疗组 (21例) 。
1.2 局部麻醉治疗
星状神经节阻滞部位均选择高位侧入穿刺法, 患者仰卧, 头转向对侧, 皮肤常规消毒。术者位于左侧穿刺点, 取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处, 相当于环状软骨或第六颈椎横突水平处。7号穿刺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 使针头触及第六颈椎横突, 然后将针退出少许, 针尾再向头端呈45°倾斜, 针尖在第六颈椎横突前侧通过, 向着第七颈椎横突的方向前进约1 cm, 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部麻醉药物1%利多卡因8~10 ml。静脉治疗组, 给予利多卡因1mg/kg静脉注射。术前伴频发室性早搏者, 于麻醉前先行治疗;术中发生的频发室性早搏者, 则于发生后即刻给予治疗。
1.3 消失或频率
疗效标准为: (1) 显效:治疗后早搏消失或频率减少90%以上; (2) 有效:早搏频率减少50%~89%; (3) 无效:无变化, 或早搏频率减少50%。
1.4 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ue0af±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同时采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静脉和滞后治疗后药及其他疗效
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患者中, 显效17例, 占同组的81%;有效4例, 占19%, 总有效率达100%。阻滞后作用起效时间 (5.7±0.6) min, 经一次注射治疗后术中不需要再次追加用药。静脉治疗组患者中, 显效5例, 占同组的24%;有效8例, 占同组的38%;总有效率62%。阻滞后作用起效时间 (11.5±2.8) min。无效者8例, 占38%, 均为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2组治疗起效时间及治疗效果上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一过性或偶发的室性早搏大多数可能是良性的, 但室性早搏更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以冠心病、严重二尖瓣病变等较为多见。此外, 因其他药物、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麻醉偏浅、出血、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等均可诱发。并可发展成严重的心律失常, 而对术前已存在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 则使围术期危险性大大增加。如何正确与及时处理围术期出现的频发室性早搏, 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
对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静脉治疗组有8例无效, 这可能与患者器质性心脏功能程度有关, 表明一般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对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局限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作用明显, 阻滞有效率高, 与静脉组相比较, 具有起效时间短、治疗效果确切、作用时间长等优点, 且对室性早搏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心脏受交感与迷走神经双重支配, 两者间通常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状态, 而麻醉、手术期间交感神经的兴奋较之迷走失神经兴奋更为常见。近年来, 神经心脏病学等方面的研究证实, 神经肽 (NPY)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 共同位于神经末梢, 两者作用相似并呈显著协同作用, 主要使小动脉强烈收缩, 甚至可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 并参与心肌再灌注损伤。有人证实, 通过切除星状神经节, 心内NPY和NE便明显减少, 可改善冠状血管床的扩张能力。同样, 通过阻滞左侧星状神经节, 也可使冠状静脉窦血浆NPC和NE明显减少, 从而扩张冠状血管, 降低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星状神经节被阻滞后, 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增加, 心脏自律性降低, 抑制心脏传导系统, 降低心肌耗氧, 而利多卡因的应用本身也加强了这种作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疼痛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法, 临床麻醉中则应用较少。操作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气管旁接近法, 该方法中患者肩下垫枕后仰, 体位稍有不适。二是高位侧入穿刺法, 患者头偏向对侧, 无不适感觉, 操作简便, 易学、易掌握, 因此便于推广应用。需注意的是, 注药过程中要将针头固定好, 并反复回抽, 以防药液注入动脉。我们认为, 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围术期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 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语言严密性.doc VIP
- 高压配电柜日常维护保养方案.docx VIP
- 国考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强制氧化-尿素还原法(FO-UR)烟气脱硝成套技术.doc VIP
- 2024年江苏赛区复赛“扬子石化杯”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技术方案104页.docx
- 政府采购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公司法中董事对第三人责任的性质界定与归责原则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