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理学基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与植物病毒.ppt
五、植物病原细菌的侵染来源 1. 种子和无性繁殖器官:带菌种苗是最重要的初侵入来源,带菌种苗调运可远距离传播。 2.病残体: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病株残余组织中长期存活,也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 3. 土壤:主要存活与土壤中的作物残余组织。 4. 杂草和其他作物:相同寄主范围的作物。 5.昆虫介体:玉米细菌性萎蔫病菌可以在玉米叶甲体内越冬,成为初侵染来源。 六、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防治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把杜绝和消灭病菌来源放在首位;利用抗病品种和农业措施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抗菌素及生物防治有很大潜力。 1.植物检疫 梨火疫病 玉米细菌性青枯病 2.选用抗病品种 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3.生物防治 K84,链霉素,土霉素,噬菌体(Bacteriphages):细菌病毒,溶菌斑(蚀菌斑) 4.农业措施 田间卫生、轮作、深耕、种子苗木温汤处理 5.化学防治 波尔多液、铜制剂、抗菌素 植物病毒 病毒概述 概念:病毒(virus)是无细胞结构的一种分子状态专性寄生物,能利用寄主细胞进行遗传、繁殖并能引起寄主病害的分子寄生物,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的核蛋白粒体。 R.E.F. Matthews (1991)将病毒定义为:通常包被于保护性的蛋白(或脂蛋白)衣壳中,只能在适宜的寄主细胞内才能完成自身复制的一套(一个或多个) 核酸模板分子。 美丽的郁金香与植物病毒病 植物病毒的危害及作用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组分 植物病毒的基本个体单位为粒体(Virus particle),形态多为球状、杆状和线条状病毒,少数弹状和双联生球状病毒等。 植物病毒的形态 二、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病毒侵染植物以后,在活细胞内增殖后代病毒需要两个步骤: 病毒核酸的复制(replication),从亲代向子代病毒传送核酸性状的过程,即病毒的基因传递(Gene transmission); 病毒核酸信息的表达(gene expression),即按照信息RNA的序列来合成病毒专化性蛋白的过程。 三、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植物病毒从一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它植物的过程称为传播; 而从植物的一个局部到另一局部的过程称为移动。 1.侵入和扩展: 病毒的侵入:轻微伤口(寄主细胞膜不能破坏),只能侵染活细胞进行繁殖。 病毒的移动:在局部薄壁组织中通过胞间连丝扩展,扩展较慢。一旦病毒进入输导组织,在强大的代谢流带动下,迅速扩展。因此,病毒病害多为系统型侵染病害。 但下列部位通常无病毒: 1. 种子和胚部(但瓜类和豆类病毒病可进入种胚) 2. 花粉(但果树病毒可进入) 3. 茎尖和根尖生长点(组培脱毒)。 胞间移动(Cell to cell movement, Movement protein-plasmodesmata) 胞内移动(Intracellular movement) 长距离移动TMV在番茄植株内移动时程 2.植物病毒的传播: 介体传播:动物介体和植物介体两类,昆虫、螨类、线虫、真菌、寄生性植物(如菟丝子)等。 非介体传播:包括植物汁液接触传播、嫁接传播、花粉及种子传播、无性繁殖(组培)传播、机械传播、流水及土壤传播等。 蚜虫传毒 蚜虫:可传播70%的植物病毒病害,自然界最活跃的介体是桃蚜,多传播花叶型和环斑型,少数传播黄化和卷叶型病毒。 有200种蚜虫可传播160多种植物病毒, 桃蚜甚至可以传播100种以上的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可以由75种蚜虫传播。 线虫传毒: Xiphinema,Longidorus,Paralongidorus,Trichodorus,Paratrichodorus 5属线虫传毒。 土壤中真菌传毒:主要是壶菌目和根肿菌目真菌,其中油壶菌属(Olpidium)、多粘菌属(Polymyxa)、粉痂菌属(Spongospora)中的5个种能传播20多种病毒。 菟丝子传毒(嫁接传毒) 其他传毒介体 四、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及典型种 1.烟草花叶病毒属及TMV 2.黄瓜花叶病毒和CMV 3.马铃薯Y病毒属及PVY 4.其他植物病毒病 1. 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 ) 及TMV 烟草花叶病毒属( Tobamovirus )具有16个种和1个暂定种,典型种为烟草花叶病毒(TMV)。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体外存活期一般在几个月以上。稀释限点为10-7 -- l0-4 ,钝化温度90℃左右。 Tobamovirus (TMV) 病毒形态为直杆状,直径18nm,长300nm。 (+)ssRNA,长6.4kb。 粒体相对分子质量40×106 病汁液接触传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