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录》乾隆朝吏治民生与耗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东录》乾隆朝吏治民生与耗忆 乾隆七年四月,王岐山在王力的《东华记》中写道:“有人说,康熙年间有忠臣,雍正时期没有忠臣。”。’”初读颇费解。康熙年间吏治不如雍正年间,后人多有议论。清世宗整饬官方,严惩贪墨,裁革陋规,又何以“雍正年间无清官”?后来读孟森先生《明清史讲义》,很受启发。 康熙年间,学者陆陇其知嘉定县,时人称他“洁己爱民。去官日,唯图书数卷及其妻织机一具,民爱之比于父母。”雍正年间,议增从祀诸儒,陆陇其是其一。乾隆元年,特谥“清献”。据记载,“嘉定民颂陇其,迄清季未已。”可谓大名鼎鼎的清廉官(《清史稿·陆陇其传》)。但是,即使是这样清官,也不是两袖清风。《清史稿·钱陈群传》云:乾隆初年,清高宗询问州县耗羡一事,内阁学士钱陈群回答说:“康熙间,州县官额征钱粮,收耗羡一、二钱不等,陆陇其知嘉定县止收四分。清如陇其,亦未闻全去耗羡也。议者以康熙间无耗羡,非无耗羡也,特无耗羡之名耳。” 清代征收钱粮有耗羡,由来已久。这是以折耗为名强行征收的附加税,实际上是变相的贪污勒索,康熙年间非常严重。州县官视耗羡为应得,尽入私囊;州县以上官虽说无耗羡,却收受属员的规礼、节礼。州县官以此有所藉口,更加贪婪;上官因受贿而不敢过问,乃至以馈遗多寡为黜陟等差,吏治民生均受其害。尽管如此,清圣祖为了顾全脸面,也只是睁一眼,闭一眼,不愿意公开处理。钱陈群是一个“安分读书人”,指出康熙年间不是没有耗羡,只是没有公开罢了。陆陇其将每两钱粮加收耗羡四分,与其他收耗羡一、二钱者相比,确实少得多,足见其清廉。矬子里显大个,陆陇其之类也就成了当然的清官,“是为康熙朝有清官。” 雍正年间,清世宗正视现实,规定耗羡归公,将其中一部分酌量分给大小官员养廉,“贤者无用矫廉,不肖不能贪取,”(《东华录》乾隆七年十一月乙丑条)吏治民生均受裨益。耗羡不但公开了,合法了,还变成了不同层次的大锅饭。从此,在耗羡问题上,也就无所谓清浊之分。另外,孟森先生说:清世宗实行耗羡归公之后,“就吾所见清末之吾乡武进、阳湖二县,每两不过三分,嘉定亦赋重粮多之县,断不亚于武阳,而犹非每两四分不能给,则有耗羡以后之州县,其清有过于陆清献,而决不得谓之‘清官’,是为雍正朝无清官矣。”(《明清史讲义》下册) 由上述可知,清官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物,清与贪是相对比较而言。所谓“清”,守令畏法而已,正象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所说:“今观传志碑状之文,叙雍正年间府州县官,盛称杜绝馈遗,搜除积弊,清苦自守,革除例外供支,其文洵不愧于循吏传矣。不知彼时逼于功令,不得不然。千万人之所同,不足以为盛节,岂可见阉寺而颂其不好色哉!”(《文史通义·古文十弊》)考察雍正朝吏治,章氏之言亦不失为精辟之见。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