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叙事|朱箫郡、金禾穗的《沁园春·长沙》教学与听课札记
且教且学,且行且思——《沁园春·长沙》教学
朱箫郡
正式进入新教材内容之前,我的内心是忐忑的,作为新教师,总有一种备课不够充分的感觉,且教且思是我这次授课之后最深刻的感受。
根据集体备课时大单元教学的课时规划与安排,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我拟定的学习目标是初步形成大单元学习的整体感知意识,通过文本细读品赏,学会多角度欣赏《沁园春·长沙》。
在上课前,我特别邀请了擅长演讲的张佳晖同学来示范,如何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张佳晖同学演讲的内容是“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主题班会发言稿。这正好与第一单元“青春”的核心主题呼应,我借此导入该单元教学的第一课。
在张佳晖同学的演讲之后,我请其他同学谈了他们自己对于“青春”的理解,进而引出本单元学习主题《青春诗章》,简要地列出本单元5首诗歌以及2篇小说,就是要带领大家体会革命先烈、中外先贤们丰富多彩的青春。
我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诗,再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部分与我之前的教学设想发生了较大偏离:首先,学生朗读水平与我的期待有差距,导致我原来引导学生评价优秀朗诵的目标没有达成。其次,我从诵读诗歌时对重点词的把握切入,同学们首先关注到的是“万”“百”等量词以及“透”“遍”“尽”等副词,这一点出于我的预料,因为其他班级大部分学生首先关注的都是“击”“翔”等动词。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对课堂的预设必须基于学生的具体学情,看来,我对八班的语文学情把握还不够到位。还有一点值得反思的是,课堂环节实际上所花费的时间与预设的时间出现问题。在总结完《沁园春·长沙》需要重读的字词后,再跟同学们明确读诗歌需要注意领字、动词、重要副词以及量词等方面的内容,没想到,这个环节实际用时比预计用时超出7分钟。还有,播放名家朗诵《沁园春·长沙》视频,让学生跟读,以及对《沁园春·长沙》上阙的欣赏等环节,实际用时都超出了我的预想。
在对《沁园春·长沙》上阙进行细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明显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大大地鼓舞了我。他们能从词的量词、副词、形容词等细微处走进文本深处,但对动词的关注还不够到位。不过在意象和情感的把握上,同学们可以将之前预习任务中涉及的诗歌创作背景与“怅”字联系在一起品析,看来,他们之前已基本掌握了“知人论世”的诗歌欣赏方法。之后,我将《渔家傲·秋思》的肃杀苍凉之秋、《天净沙·秋思》的寂寞惨淡之秋与《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毛泽东这首壮阔、博大的“寒秋”之由来,同学们进而更深刻地体会毛泽东激扬“青春”背后的意义与价值,从伟人的青春诗作中,孩子们能进一步思考他们家国天下、以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心忧江山、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课堂最后,我进行了必要的小结。
总体而言,这节课我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是对课堂节奏和时间的把握问题。由于前两部分用时都超过预设,导致对诗歌下阕来不及赏析。看来,在课堂节奏与时间把握上,我还需要不断修炼,在之后进行教学预设时需要特别关注。二是板书习问题。我习惯在电子屏幕上板书,有些字书写有点潦草,可能导致孩子们把握不住记笔记的重点,这些问题也有待改进。
课堂总是遗憾的艺术,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改进不足,让遗憾尽量少一点。且教且学,且行且思,我想对自己说,箫郡,加油!
上一节课如做一项实验——听水老师上《沁园春·长沙》札记
金禾穗
9月2日,我有幸旁听水老师教授《沁园春·长沙》一课,收获颇丰。
首先,水老师带领学生阅读单元学习任务和单元导语,简要说明本单元会涵盖哪几个板块,让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有大概的了解。
接着,她正式导入课文,以“‘寒秋’里的青春——《沁园春·长沙》”为题,设置了一个活动:我从诗歌________中感受到,这是________的青春,并提示学生从意象的角度进行探究。很快,学生们揣摩作品的基调,给出了“激昂的青春”“风华正茂的青春”等答复,又结合作品做了简要的分析。
在点评了一两位学生的回答后,水老师将课堂的重心落到品读上阕的景物描写上,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其后,她和学生A的互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提问,A先笼统地回答“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等一系列景象让他感到青春的激昂,水老师立即提醒他明确自己真正想交流的点。经过取舍,A最后选择“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作为赏析的对象,指出“万类”一词所传达出的大和深广极好地表达了激昂的情绪。随即,水老师追问为何作者会选用“万类”而不是“万物”,继而与A一道对上阕里其他表示数量多、范围广的词做系统的梳理,最后引申至动词和颜色词的选取上。总之,通过连贯的设问,对数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分析均被高效地串联了起来。
最后,水老师结合《沁园春·长沙》的文本,指出作者的情绪、气势和格局都会影响文字的表述。如此,她提升了教学的深度,也为课堂做了一个小结。虽然尚未旁听下一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小学语文论文-农村作文教学要善于开发资源-人教版新课标.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简答题(上课用).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简答题(预学).docx
- 高中语文:小阅读选择题(上课用).docx
- 高中语文: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Ⅱ押题卷(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信息收集,资源共享,引导灵动,生成精彩.docx
- 高中语文:选必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柳剑.docx
- 高中语文:选必上第一段单元群文阅读.docx
- 高中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二.docx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老人与海(节选)》.docx
-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叙事(苏若璇).docx
- 高中语文:主题01 致敬生命尊严,悲悯不能隐入尘烟-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之素材月月控.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3 社科文阅读精选20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3 双文本文学类阅读精选20题(全国甲卷区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4 古代诗歌阅读精选20题(五省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5 名著阅读精选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精选20题(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精选20题(天津专用)(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6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精选20题(解析版).docx
- 高中语文:专题08 微写作精选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