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消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消渴 目录CONTENT01 病因病机02 诊查要点03 辨证论治04 预防调摄 01病因病机 病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分 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病变脏腑在肺、胃、肾《医学纲目·消瘅门》说:“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微者亦随溲下,故饮一溲二。” 临床上,瘀血也是消渴的主要病机 02诊查要点 诊疗根据“三多一少”症状“三多一少”症状不著,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与禀赋不足有较为亲密关系,故考虑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疗参照 03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病位上消、中消、下消 辨本症与并发症辨标本阴虚为主,燥热为标,互为因果,病情不同各有侧重 治疗原则《医学心悟·三消篇》曰:“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本病常发生血瘀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临床应对症治疗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证治分类010203上消 肺热津伤证中消 胃热炽盛证 气阴亏虚证下消 肾阴亏虚证 阴阳两虚证 上消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肺热津伤证证机概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代表方:消渴方加减 中消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胃热炽盛证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代表方:玉女煎加减 中消口渴引引,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降低,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气阴亏虚证证机概要:气阴不足,脾失健运代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 下消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固肾肾阴亏虚证证机概要:肾阴亏虚,肾失固摄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下消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阴阳两虚证证机概要: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代表方:金贵肾气丸加减 04预防调摄 预防调摄《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二十七》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谢谢!中 医 内 科 学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