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水》和《杜鹃》看华兹华斯的生态自然观
现代生态文学批评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后突然发生。它旨在探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力图回答这样的问题:人类的文明和发展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自然与人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人类怎样才能延续自身生命的存在?对文学史上经典作家的生态自然观的研究, 可以勾勒出生态文学的历史进程, 因此一直是生态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对华兹华斯和爱默生两人的生态自然观加以对比分析, 试图加深我们对生态文学的理解。
“自然”在西方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基本词汇, 但也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对它的理解和阐释基本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思想发展史。“自然”在中世纪的涵义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 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在文艺复兴后变成一种“人类的内在力量”, 比如18世纪的塞缪尔·约翰孙就称莎士比亚是“独一无二的自然诗人”(P93)。从18世纪末的卢梭开始, “自然”开始成为文明的对立面, 自然与城市对峙起来。卢梭主张人要回归自然 (return to nature) 而不是简单的“到自然去” (go to nature) , 他认为我们人类本来就来自于自然, 只是后来失去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如今要重新找到这种失去的脐带联系。华兹华斯和爱默生都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 认识到自然对人的直接有益的影响力, 表现出对自然的喜爱, 写出了一些以自然物为主题的诗作。因此, 国内的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华兹华斯和爱默生两人之间的共性, 将他们都视同为生态作家, 只对他们艺术创作中的不同特色进行总结。而笔者认为, 这两位作家的生态自然观其实是有小同, 却存大异。华兹华斯可以视为一位比较纯粹的生态作家, 而爱默生的生态自然观的基点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 或者说是反生态的, 因此他并不是一位生态作家。
下面以华兹华斯和爱默生的两首咏花诗为例, 对两人的生态自然观加以对比分析。
一、 水仙花的快乐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 是以威廉·华兹华斯 (William Wordsworth) 为首的一批英国“湖畔派”诗人。他们厌恶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远离尘世的喧嚣, 来到英国北部的昆布兰湖区, 寄情山水, 吟咏草木。华兹华斯创作了一大批描写自然的名篇, 大量出现在他的诗作中的是瀑布、泉水、月亮, 是杜鹃、水仙、雏菊, 是羊群、山雀、蝴蝶, 还有充满童真的儿童。诗人在其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慰藉和欢乐, 他因此也被誉为自然诗人。
《水仙》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所描写的是华兹华斯在1802年拜访友人归来之时, 在一个公园的水边所见到的一片水仙花的景象。这片水仙光彩夺目, 生机勃勃, 让诗人感到兴奋, 诗人此后常常回忆到那一幕动人的景象, 在两年后创作了这首诗, 1807年正式发表。全诗语言清淡, 诗意隽永, 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恬淡快乐的画面。
诗的开篇写道:
“我独自漫游, 像山谷上空/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 /蓦然举目, 我望见一丛/金黄的水仙, 缤纷茂密;/在湖水之滨, 树荫之下, /正随风摇曳, 舞姿潇洒。” (P91-92)
诗人只身漫游在乡间, 正如天边漫不经心的一朵云彩, 虽然潇洒, 但略显孤独。这时候一丛茂密的水仙花突然闯入了诗人的眼帘, 吸引了诗人。它们浑身金黄, 身姿柔软, 自由自在, 如同水边仙子翩翩起舞。诗人被这种大自然的美景所震撼, 这种美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所见不到的, 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诗人接着写道:
“连绵密布, 似繁星万点/在银河上下闪烁明灭, /这一片水仙, 沿着湖湾/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一眼便瞥见万朵千株, /摇颤着花冠, 轻盈飘舞。”
这种“水仙的快乐”不是个别的, 而是群体的。每一株水仙花都是欢乐的, 这些欢乐融汇成一股欢乐的洪流。在这里, 诗人的孤独落寞与水仙的勃勃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郁郁寡欢的“我”原先是一个自然之外的社会人, 在机械的城市生活中生命力被遏制, 缺乏自由, 非常沮丧, 于是逃离城市, 来到乡村。而在宁静的乡村水畔, 自由自在的水仙花肆意怒放, 张扬着充满生命力的美感。“我”与“水仙花”之间的这种反衬, 正反映了诗人的思想中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但是这种对立不久就被消弭了, 在诗歌的第三节中, 诗人与水仙获得了一种契合、交融、共鸣, 诗人满心欢喜、心旷神怡。
“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水仙的欢悦却胜似涟漪;/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 /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我凝望多时, 却未曾想到/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宝。”水仙的欢乐强烈地感染了诗人, 诗人抛开一切烦扰, 获得了一种解放, 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之中, 心旷神怡。诗人这时似乎已经与这群快乐的水仙融为一体, 不复可分, 达到了一种“庄周化蝶”的境界。只有与大自然相契合, 人的心灵才不会孤单, 这正反映出卢梭的“返归自然”的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4+Section+A+2a-2e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小学总务处主任述职报告PPT.pptx VIP
- Unit 4 Section A (1a~2e)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pptx VIP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1.pptx
- 世界的地形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pptx VIP
- (正式版)DB15∕T 2748-2022 《绿色电力应用评价方法》.docx VIP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and Thinking课文解析&逐句翻译课件(共1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制造业采购付款制度及流程设计.docx VIP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版).pptx VIP
- 含硅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新版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