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人物画的空间意识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的代表作。他几乎收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审美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用浪漫的文字和诗意的心情写的。这是中国美学的经典和参考书目。宗先生带着一种散步的闲适心情体味着中西艺术的精髓, 当我们读完它的时候就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宗先生的这本著作对我们青年人, 特别是刚接触艺术的有很大启发和引导作用, 在这里我想单独谈一下《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这篇文章对我的一些启示。
这篇文章一开始就通过清代画家邹一桂对西洋画法的批评提出中西画法的极大区别, 特别是对西画的空间表现持一种不满态度。其实空间表现说的就是透视的表现。西洋画有几何学透视法、光影透视法和空气透视法 (往往被忽略) 。在康德哲学中透视的说法是“直观觉性的先验格式”, 但是人心理上的空间意识的构成是考感官经验的媒介, 人的主观视觉不完全符合客观物理的关系。无论是西洋油画、雕刻艺术还是音乐舞蹈都可以感到空间的境界。关于中国画中的空间意识就不能不提到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在每次书写一个字的时候, 通过八个基本的笔法来结成一个“生命单位”, 这种空间意识也与时间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音乐化的节奏。书法的空间感觉也像舞蹈与音乐引起的力线律动的空间感觉, 具有形线之美, 有情感与人格的表现。中国画并没有静物之说, 画花鸟兰竹也并不是固定位置进行写生, 而是从各个角度观察, 之后提炼到最精华的到画面之上。画面往往没有背景, 舍弃颜色, 用写字的笔法表现出生命神韵。这种画法就不存在透视了, 完全是一种“灵的空间”, 即画家寄自己的情感于作品中, 不是直观摹写而是主观加工处理的内容展示在画面上。
西洋画法的透视源于几何学和科学, 他们更重视宇宙形象的数理和谐性。西方人是抱着一种科学理智的态度来处理画面。画家们努力研究透视法、解剖学, 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风骨的写实。西方画家在作画时, 往往站在固定地点, 用一个角度透视, 他们已经站在空间外面来营构他们的审美空间。西方人用“物理学的眼光”看世界, 侧重于对自然形体的科学感知。但是这是一种对立的抗争的眼光正视世界, 所以在对自然和人本身之间存在分裂紧张的情绪, 不能忘怀尔我, 浑化为一, 而是更偏重科学冷静的态度。西洋画透视法在画面上看起来很真实, 但是真实的假象看起来越真实越虚幻, 直到后来的各种主义 (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 的出现则是“苦闷的象征”。
而中国山水画开创人宗炳、王微早就提出了中国空间意识及透视法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采用“以小观大”的方法, 从整体角度出发来考虑部分的关系与安排, 其“折高折自有妙理”。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里说:“今张绡素以远映, 则崐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 当千仞之高, 横墨数尺, 体百里之远。”又说:“去之稍阔, 则其见弥小。”王微的《叙画》里说:“古人之作画也, 非以案城域, 辨方州, 标镇阜, 划浸流, 本乎形者融, 灵而变动者心也。灵无所见, 故所托不动, 目有所极, 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 拟太虚之体, 以判躯之状, 尽寸眸之明。”宗炳从根本上反对在固定点透视的方法, 王微则从根本上反对绘画的写实与实用的目的。画家不是从某个固定的透视焦点, 而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境的节奏。中国人对于自然宇宙的空间生命的态度不是对抗的, 也没有紧张的因素, 而是将自身融入其中, “万物皆备于我”。宗先生认为中国画是“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 他很赞赏《易经》上的“无往不复, 天地际也”,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 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 中国人就是本着这种意识作画的。
下面我想分别说说中国画中的几种透视类型:一、散点透视。宋代郭熙在他的《林泉高致》中提到“高远”“深远”“平远”。西方透视是将一切视线集中在一个焦点, 而中国的画家是从上下四方把握自然地景象, 之后把全部所见组织成为一幅作品。二、无透视。就如中国人画竹, 放弃颜色而参照月下映窗的影子, 明了于心, 于是用书法的笔法写下作者于物及自然宇宙之间的感情。三、不精确地焦点透视。沈括的《梦溪笔谈》提到“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李成的画近处的山石溪水是正面的透视, 而远处的房屋则是以仰视的角度来画的。四、“造影”法。《韩熙载夜宴图》中一段韩熙载坐在木塌上看戏的情景, 近处的栏杆却比远处的短很多, 这种效果看起来就是像投射在画布上的影子。五、人物大小依地位之尊卑定。最明显的例子是《步辇图》中唐太宗与抬着他的侍女的身形大小的比较, 《簪花侍女图》中贵妇人的形象也比婢女的形象大很多。
中国艺术的空间意识已经超脱了单纯的科学分析, 在诗意的创造中提尽生命律动的变化, 诞生了一种新的审美特点, 即“虚实相生”。宗先生对“虚”与“实”的论述有很多。他认为空灵和充实是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11223-2023_硅基薄膜异质结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方案.ppt VIP
- NBT11222-2023光伏组串I-V检测及诊断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职英语(Book2 苏教版)教案:Unit7 Nice Weather,Nice Mood.doc VIP
- NB-T11221-2023光伏电站频率监测与控制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3光储系统直流电弧检测及关断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11201-2023_彩色镀膜光伏组件技术要求.pdf VIP
- 光伏组件红外热成像(TIS)检测技术规范.doc VIP
- NB_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2016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