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苏武传 课件 选择性必修中册 .pptx

高中语文课件:苏武传 课件 选择性必修中册 .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苏武传 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整理常见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2.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3.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他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他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他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汉朝自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后,历经惠帝、高后、文帝、景帝,几十年间始终面临着匈奴的威胁,但是国家还需要积累实力,便一直隐忍不发。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尤其是文帝、景帝在位的约四十年里,国家日益发展富强起来。武帝即位后,对匈奴发起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匈奴作为一个流窜于塞北大漠的野蛮部落,生产极其落后,要靠互相兼并、抢掠、侵略获取财富来补充他们的需要,因而人人好战。汉朝则与此相反,对匈奴发动战争,从财物上考量实际就是得不偿失。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要拿出大量的军费,这对国家的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势必也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以在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这便构成了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汉 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229年的历史。全书有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共100篇。其中,8表和10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班昭和马续补写的。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1.读准字音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2.辨析通假(1)畔主背亲(畔,同“叛”)(2)与旃毛并咽之(旃,同“毡”,毛织的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同“无”)(5)信义安所见乎(见,同“现”)(6)与武决去(决,同“诀”,辞别、告别)(7)蹈其背以出血(蹈,同“搯”,叩击,拍打)· · · · · · ·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3.古今异义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4.词类活用(1)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2)欲因此时降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3)反欲斗两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活用为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 · · ·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5.一词多义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 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常识知识整合6.文言句式(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非汉所望也。(判断句,“也”表判断)(3)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4)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省略句,省略介词“与”的宾语“之”)(5)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6)为降虏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句)(7)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8)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9)何以复加?(宾语前置句)(10)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11)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被动句,定语后置)(12)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技法迁移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苏武传》集中叙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经千辛万苦而不辱使命的事迹,表现了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赞扬了他忠贞不渝、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节,再现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技法迁移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任务一 把握文章内容1.文章以精彩的笔墨写了匈奴的招降和苏武的坚贞,匈奴的招降有几次?各运用什么方法?结果如何?点拨有三次。第一次匈奴让卫律劝降,被苏武斥退;第二次用艰苦的环境折磨,苏武卧冰餐雪,持节不改;第三次让李陵劝降,遭苏武驳斥。技法迁移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2.卫律和李陵的劝降有什么不同?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点拨卫律的劝降:语言直露,惊心动魄。李陵的劝降:攻心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说服力。卫律的劝降?李陵的劝降?技法迁移 思维导图文章主旨文本研读多维探究文白对译3.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