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送教玉环课件: 朱伟-高考文言文阅读难点突破.pptx

高中语文课件:送教玉环课件: 朱伟-高考文言文阅读难点突破.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文言复习困境歌 虚词:似明不明难界定 实词:欲熟还生易弄混 判断:正误相杂难辨别 断句:两可之间难断定 翻译:意会言传难相融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18年)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 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17年)? A.饰以温慎 // 举以予人? B.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 // 儿之成,则可待乎 C.其有国者成败废兴 //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D.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 吾尝终日而思矣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16年) A.茂先坐与论说 //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B.若二十年外书 //若望仆不相师 C.多所未闻 //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望石再拜而去 // 毕礼而归之;题型分析: 1.材料:选文语句 + 课本语句 2.考查范围:18个常用虚词 3.用法与意义相同或不相同 ;复习建议: 立足课本,反复揣摩,建立虚词用法库,由熟悉而至理解 (一)第一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5)觉而起,起而归;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复习建议: 立足课本,反复揣摩,建立虚词用法库,由熟悉而至理解 (二)第二组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三)第三组 (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言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 拘: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废 废:(被)罢免。 D.实宽良有治行 治行:政绩。 (18年)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期:期待。? 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微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参之于上古???????????????????? ?参:检验 (17年);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 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 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 D.读书三十乘 乘:车。 (16年)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坎儿置之屋壁 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 C.侯下车 下车:到任 D.力不赡耳 瞻:足,狗 (15年);结论: (1)范围:“常见”非仅限“常见”; 18年:无;17年:期、微;16年:乘;15年:无 (2)考查:立足一词多义,突显词类活用 18、17年:古今异义;16、15年:词类活用 建议:结合语境,辨析词义,考虑古代文化元素,关注特殊用法;二、实词 南辕北辙:南, ;北, 上下其手:上, ;下, 信口开河:河, 高屋建瓴:建, 安贫乐道:安, 安土重迁:安, 安贫乐道:乐, 津津乐道:乐,;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第一段: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第二段: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必也蹈而行之;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