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书愤.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陆游 陆游“六十年来万首诗”,一生存诗930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诗歌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也有很多抒写日常生活的清新之作。 书 愤动词,书写愤懑、悲愤抒发心中的愤懑、不满之情。 全诗以“愤”为情感基调,不是一怒了之,而是富于变化:前四句回顾过去,重在激愤;后四句结合现实,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书 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世事艰:1.自己经历坎坷,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2.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主和派妥协退让,打压排挤爱国志士。3.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难以实现。仕途多阻奸臣当道朝廷懦弱主战多阻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 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愤”世事艰:国土沦陷,报国无门(义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紧张的战争氛围险要的军事据点酷烈的战争坏境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书”:两次正面抗金之役(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长城——用典效法先贤,希望成为抗敌英雄——明志现实一场空,早生华发对比“书”年事已高、壮志难酬之情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故事。“愤”空自许:壮志难酬;“愤”鬓先斑:年华已逝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用典:诸葛亮抗金复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明志现实小人当道,朝廷主和,无人能担大任。对比忧愤:国土难收,功业难竟!“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 对比,自己青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的对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列锦,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的雄心壮志。用典,立志捍卫国家,却壮志未酬垂垂老矣。用典,明志,仰慕诸葛亮并以此自勉。对比,理想和现实的对比。对比,诸葛亮的北伐与南宋统治者昏聩偷安的对比。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