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
定义: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变化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给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一、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原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情况。
5、辩证:风寒湿证、痰湿阻络、血瘀气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齐、平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涵养环境。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统计。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环境。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三)饮食护理
忌寒冷油腻辛辣之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1、风寒湿证:宜食祛风散寒之品。如荷叶粥、苡米粥等。
2、血瘀气滞:食活血化瘀之品。如橙子、刀豆、桃仁等。
3、痰湿阻络:食化痰利湿之品,如大枣、山药、莲子、白萝卜、扁豆、木耳等。
4、肝肾不足:食补益肝肾之品。如瘦肉、黑芝麻、鱼类、核桃、豆制品、蘑菇等。
(四)给药护理
1、口服中药时应与西药间隔30min左右。
2、汤药宜热敷。外敷药温热外敷,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药疹发生。
(五)情志护理
病程缠绵,患者常心情抑郁。要关心患者,予以心理抚慰,减轻其痛苦,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
(五)自我功能锻炼
这套操不需要按摩穴位,每个人均能够不久学会并练习。经常练习能够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准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2.前后点头:
/g1/M00/1A/3E/oYYBAFIvysKAfWOeAAAn825zDOM104.jpg30次
3. 旋肩舒颈:
/g1/M00/1A/3E/oYYBAFIvysGAEWrvAAA-Li6VP_k269.jpg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4. 摇头晃脑: 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5.头手相抗:
/g1/M00/1A/3E/oYYBAFIvysGAYPcrAAAuOfH5nhU712.jpg5次。
6. 双手托天:
/g1/M00/1A/3F/oYYBAFIvysOAGyBuAAAf0Y2HXHo020.jpg5秒钟。
穴位按摩手法
如下这些穴位按摩手法,能够在你工作、学习过程中间休整时使用,防止过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造成身体损伤。 1.按摩百会: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能: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他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步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功能: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他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功能: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他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能: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 按压肩井:
/g1/M00/1A/3E/oYYBAFIvysGAeLXQAAAg4eW9TxI633.jpg(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 功能: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6.按摩大椎:
/g1/M00/1A/3F/oYYBAFIvysOAZOwbAAAmWLhZYME977.jpg(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各20~30次,至局部发烧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7.对按内、外关: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步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 功能: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掐揉合谷:
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
功能: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9.梳摩头顶:
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