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形成环境及形成机制
塔西南部包括巴楚以南、卡隆山以北的前陆构造带、西南天山以南的前陆构造带与麻萨塔和海参崴之间的区域。该区油气勘探已有半个多世纪,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并找到了柯克亚、巴什托普、和田河等油气田。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塔西南地区可以划分为4个二级构造单元,即喀什凹陷、叶城凹陷、齐姆根凸起和麦盖提斜坡(图1)。研究区主要位于齐姆根凸起的西部。齐姆根凸起由北向南为倒三角形,北界位于英吉沙北部,东部与麦盖提斜坡相连,向东南与叶城凹陷接触,南界大致位于莫莫克以北,西界为西南坳陷西缘逆冲带。隆起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目前尚未发现三叠系,侏罗系在隆起以西有少量分布。隆起带总体沉积特征为新生代的近源沉积,西域砾岩(Q1x)被严重剥蚀,残留厚度0~1000 m;古近系—新近系最大累计残留厚度可达6000~7000m;白垩系分布较广而稳定,在许多地势较高的区段直接覆于石炭系之上;侏罗系分布较为局限,向东从露头和地震剖面来看已基本尖灭,说明该时期为隆起带初具规模的阶段。
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齐姆根凸起的南缘,属于西昆仑山北缘前陆冲断带内的一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平面上呈现与山脉走向一致的弧形展布。该地区变形比较复杂,构造线为NNW走向,与区域构造主体并不协调,进而说明其所处的独特构造位置。前人研究认为,该地区是正确认识东帕米尔地区构造演化的关键点之一,因而对其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推覆构造带
齐姆根走滑推覆构造带自北西向南东依次发育阿尔塔什推覆构造带、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推覆构造带、库斯拉甫推覆构造带(图2、图3)。总体上表现为逆冲推覆的特征,同时兼具走滑性质。
1.1 逆冲断层特征
位于克孜勒吉勒嘎-阿尔塔什一带,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延伸,宽约6 km,延伸长大于35 km,由克孜勒吉勒嘎逆断层(KZLF)、他尔哈纳(TRHF)和阿尔塔什(ARTF)3个逆冲断层组成,推覆带前缘发育博孜提坎正断层(BZTF)。逆冲断层倾角在18~65°,构成多个断夹块,石炭系地层推覆到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之上,或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推覆到古近系—新近系地层之上。
他尔哈纳逆冲断层(TRHF)呈北西—南北向向北东凸出的弧形延伸,长约28 km。断裂带明显,宽1~1.2 m,由大量次圆状—次棱角状角砾岩组成,角砾大小15~30 cm,成分以灰质为主。角砾之间为碎裂的灰质及砂泥质,地表露头风化严重,质地疏松(图4)。断层产状为243°∠18°~273°∠65°,擦痕产状为175°∠50°~200°∠60°。上盘地层为上白垩统英吉沙群(K2y),下盘地层为古近系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E1-2a+q)灰岩,下盘产状为220°∠61°。
阿尔塔什逆冲断层(ARTF)呈北西—南北向向北东凸出的弧形延伸,长大于35 km。断裂带明显,宽1.2~1.8 m,由大量次圆状—次棱角状角砾岩组成,角砾大小2~15 cm,成分以灰质为主。角砾之间为碎裂的灰质、泥质。断裂带中发育明显的断裂面,且断层擦痕发育,断层产状为255°∠45°~285°∠64°,擦痕产状为200°∠13°~212°∠52°。上盘地层为上石炭统卡拉乌依组(C2kl)深灰色厚层状泥质条带灰岩,含腕足类化石,下盘地层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生物碎屑泥质灰岩,夹结核灰岩,含菊石化石。下盘产状为255°∠64°,上盘产状为310°∠63°(图5)。
1.2 逆冲推覆构造格架及其演化
位于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一带,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延伸,出露宽度4~8 km,延伸大于20 km。主要发育于区块中部的泥盆系、石炭系中,北部推覆带由克孜尔别达坂逆断层(KZRF)、科克然达坂逆断层(KKRF)和卡不卡逆断层(KBKF)组成;南部由希根纳孜吉勒嘎逆断层(XGNF)和达斯塔尔逆断层(DSTF)组成。每个主推覆体内部都发育一系列次级断裂,构成南翼缓、北翼陡且地层多倒转,褶皱轴面与逆冲断裂基本保持一致的南倾状同斜褶皱。根据野外观察,泥盆系推覆体逆掩于石炭系之上,但延伸至北部则变化为石炭系逆掩于侏罗系、白垩系之上。
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推覆带前缘在也西里哈东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塔哈奇组(C2-P1th)超覆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之上,形成“飞来峰”(图6)。
逆冲断裂构造在区域内发育比较普遍,多倾向SW,倾角40~70°。具右行压扭性质,断层线以直线状或弧状形式表现,断裂带附近岩石破碎,脆性构造岩十分发育,两盘地层不连续,局部遭受动力变质,小褶皱相当普遍。
逆冲推覆构造带中发育一系列的次级逆断层,显示叠加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以南部叶尔羌河和北部依格孜牙—克孜勒塔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例臀位梗阻性早产的处理体会.docx
- 64排c个性化重建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docx
- 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应用与局限性.docx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介.docx
- 《刑法修正案六》对犯罪的修改与完善.docx
- 《孙子兵法》中的激励员工思想.docx
- 《普通的世界》中的润叶悲剧.docx
- 《魏书魏孝文帝陵》考论.docx
- 万达酒店竖向交通体系.docx
-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docx
- 车路协同助力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报告.docx
- 《2025年鞋履行业功能化产品D2C模式创新机遇品牌建设》.docx
- 《2025年肉类加工肉类包装技术:冷鲜肉渗透率提升预制肉制品创新突破》.docx
- 《2025年体育培训行业调研:青少年足球培训市场扩张与专项技能培训需求》.docx
- 幼儿美术启蒙课程设计与教学反思.docx
- 《2025年网络直播合规化政策与内容创新技术发展策略》.docx
- 2025年劳动纠纷预防策略与用工合规方案.docx
- 风电塔筒制造2025年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湘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物流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