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与罗斯经济学理论的博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耶克与罗斯经济学理论的博弈 五、 哈哈分布对恩格斯思想的认知 1936年2月,《恩格斯的普遍理论》由英国的麦克米兰出版社出版,它展示了“凯恩革命”的开始和“宏观经济”的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通论》出版前,凯恩斯就把书稿的校样和预印本送与了一些同事、朋友,征求意见,包括哈罗德、霍特里(R.G.Hawtrey),以及 直不同意他的观点的罗伯森(D.H.Robertson)。现在我们也已经知道,到《通论》印行时,凯恩斯也曾把一本预印本送给了哈耶克,径直邀请哈耶克来进行批评。哈耶克本人在1936年2月初也写信给凯恩斯,表示感谢,并且表示如果对《通论》的一些观点仍然怀疑,“我会祈请你对一些要点在《经济学杂志》上予以解释”(见Caldwell,1998,p.559)。这实际上表明哈耶克一开始还是想就《通论》写些评论的。但是,到今天仍然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在《通论》出版后,尽管书中充满了对哈耶克许多观点的点名、不点名的商榷1,然而,哈耶克却沉默了,对《通论》在公开场合不置一词。这本书的作者韦普肖特问道:“如果《通论》从头到尾都充满了错误的解释、误导的假设、虚假的逻辑、不适当的和闪烁不定的想象,那么,哈耶克显然应该在它们扎根之前就摧毁凯恩斯的理论。”然而,韦普肖特发现:“但答案始终没有出现,哈耶克保持了沉默。在拿出全副力气与凯恩斯决战的关头,哈耶克失语了2。数个星期过去了,始终不见他的大力还击。哈耶克的人生目的,罗宾斯从维也纳召唤他到伦敦经济学院的根本原因,亦即贝弗里奇任命他为伦敦经济学院教员的根本理由,似乎全都落了空。凯恩斯的巨著非但没有碰上炸弹,甚至连一句呜咽之声都没有听到。全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古典经济学家都在热切地期待着哈耶克的反应,可哈耶克却始终不置一词。”(Wapshott,2011,p.153)哈耶克到底怎么了? 六十年后,当今世界著名经济思想史家(曾任世界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著名的哈耶克思想研究专家考德威尔曾在《政治经济学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探讨了这一问题。考德威尔的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为什么哈耶克没有为通论写书评?》,通过占有大量资料,尤其是根据在《通论》出版后数十年间哈耶克对这个问题自己的谈话和解释,考德威尔(Caldwell,1998,pp.556-557)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可能的理由: 1.通过之前与凯恩斯的交往,哈耶克发现凯恩斯经常改变他的观点,因此,哈耶克怕自己的评论还没写好,凯恩斯又改变他的观点了。3 2.与第1点相联系,哈耶克认为《通论》只是一个“应景之作”(a tract for the time),相信凯恩斯后来会改变他在《通论》中的观点(在1966年的一次谈话中哈耶克专门这样说过),因而一直拖了下来,没有专门撰写书评和商榷文章。 3.哈耶克模模糊糊地感到,要对凯恩斯的观点写出真正到位和深中肯綮的评论与商榷,这要求对凯恩斯的整个宏观经济研究方法提出挑战,这确实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哈耶克生前曾4次提到这一点,并在1966年的谈话中说这是主要原因)。 4.1963年,哈耶克曾说他当时实在是“厌倦了论战”,但在同时哈耶克表达出了他后悔在他一生中没有好好清算凯恩斯的思想这一点。在20世纪60年代后,哈耶克在不同地方一再讲,他一生没有好好地批判凯恩斯《通论》中的理论,这使他一直懊悔不已:“我当时是卸责了,我迄今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感觉,这显然是我应尽的责任。”(Hayek,1995,p.60) 5.哈耶克这时正忙着构建他自己的理论框架,即他自己的一个改进的“资本理论”,他相信一旦自己的这一理论基础奠定下来,很快将会取代凯恩斯的理论框架。这里所说的“资本理论”,是指哈耶克自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就着手撰写他的《资本纯理论》这本巨著。哈耶克一直相信,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没有资本理论基础,因而,他计划先撰写“资本纯理论”,然后再撰写他自己的“货币纯理论”,以从理论上彻底击败凯恩斯的“货币、利息与就业的一般理论”。在晚年,哈耶克曾两次强调这是他没有批判凯恩斯的《通论》的主要原因。哈耶克这时正忙于构建自己宏大的经济学理论的理想框架,而没有时间腾出手来批判理论对手凯恩斯的新框架,这显然是一个可以部分解释哈耶克一直没有批判凯恩斯《通论》的主要理由。譬如,按照韦普肖特的考证,在1935年-1936年间,哈耶克在艰苦地撰写他的《资本纯理论》,正卡在了第6章。按照这一说法,1935年,哈耶克已经把书稿搁置了一阵儿,但1936年,收到凯恩斯寄来的《通论》两周之后,他写信给他的好友、另一位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哈伯勒(Gottfried von Haberler)说写书挤掉了他所有的时间,因而腾不出手来应付凯恩斯的新作品。他的原话是:“我努力专心地写我的书,必须把其他一切都搁置起来。现在说它已初具规模还太夸张,我希望能在复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