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临汝县煤山遗址遗址发掘简报
焦山遗址位于临汝县北部0.5公里处。北部刘庄村西侧的职业山坡上。汝河支流自北向东流经遗址东部。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图一)。遗址中部较高,文化层堆积也最为丰富。1970年,洛阳市博物馆曾在遗址东部开挖过两条探沟①,首次将该遗址分为三个文化期,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197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在遗址中部进行了较大面积的发掘②,出土了一大批文化遗物,将该遗址又进一步分为四个文化期,即属于龙山文化晚期阶段的煤山一期文化和煤山二期文化,属于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一期文化和二里头三期文化,对该遗址的文化内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19 87—198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又两次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区域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位于整个遗址的东部,富民街的中南部;北区位于整个遗址的北部边缘,广成路的西段。现将这两次发掘情况报告于后。1.南区西部2.南区东部
一 煤山也在东部地区的分布问题
1987年底至1988年春,在南区,主要是配合临汝县民政局富民街的基本建设工程,在遗址东部开挖5×5米的探方10个,发掘面积为250平方米,发现煤山二期文化的成人墓葬4座,儿童瓮棺葬1座,二里头一期文化的灰沟1条,二里头二期文化的灶坑1座,初步弄清了煤山遗址各期文化层在东部的堆积情况。
1988年夏季和秋季,为配合临汝县城建局广成大道的基本建设工程,我们在北区开挖5×5米的探方5个,发掘面积为125平方米,发现煤山一期文化的灰坑2个,煤山二期文化灰坑10个,以及一批可复原的陶器,较准确地找到了煤山遗址在北部的分布范围,扩大了对煤山遗址总面积的认识。
由于我们的发掘受到基本建设工程的限制,南北两区相距较远。南区的探方编号是T1——T14,其中T5、T6、T11、T12未发掘(图二,1、2)。北区的探方编号是T15——T19 (图三)。另外,南区的T1、T2、T3、T4、T7、T8的耕土层已被施工队挖掉。
二 地层聚集和分类
由于南北两区相距较远,两区的地层堆积差异较大。南区地层堆积较复杂,北区地层堆积较简单。因此,下面将南北两区的地层堆积情况分别叙述。
(一) 土图7
南区在发掘前,表土层已被施工队推掉,表土厚度在0.5——0.7米之间。现以T1南部和T 7北壁为例介绍其地层堆积情况如下:
1.南区T1南壁剖面(图四)
第一层:宋代文化层,厚0.55米。黄沙土,土质疏松。含有宋代三彩瓷片、白瓷片及少量龙山文化夹砂灰陶片。
第二层:春秋文化层,深0.55—0.62、厚0.6—0.95米。黄灰土,土质结构紧密,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出土陶片以灰陶为主,器形有平底盆、细把豆、卷沿罐等。
第三层:煤山二期文化层,深0.95—1.2、厚0.15—0.53米。土色浅灰,土质坚硬。内含大量夹砂灰陶片,器形有鼎、罐、盆、钵等。
第四层:煤山一期文化层,深0.1—1.7、厚0.1—0.5米。土色褐灰,土质较硬。出土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罐、鼎、杯、刻槽盆等。
2.南区T 7北壁剖面(图五)
第一层:宋代文化层,厚0.25—0.6米。浅黄土,土质较松,内含大量细沙。出土有宋代白瓷片、砖瓦片等。该层被两座近代墓打破。
第二层:春秋文化层,深0.3、厚0.2—0.24米。黄灰土,土质坚硬,结构紧密,内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出土有卷沿罐、陶管、板瓦及少量龙山文化篮纹、方格纹夹砂灰陶片等。
第三层:二里头二期文化层,深0.45、厚0.35—0.45米。土色褐灰,土质结构稍松,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及草木灰烬。出土陶器有小口尊、罐形鼎、盆、钵等。
第四层:二里头一期文化层,深1.1—1.15、厚0.15—0.25米。浅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较多料礓石块及蚌壳、螺蛳壳等。出土有圆腹罐、深腹罐、乳状鼎足等陶器残片。
第五层:煤山二期文化层,深1.3—1.45、厚0.4—0.5米。土色黄灰,土质较坚硬,内含有红烧土颗粒。出土有方格纹鼎、篮纹罐、盆、器盖等陶器残片。
第五层以下为生土,土色黄褐,土质坚硬。
(二) 土色浅灰土灰
北区表土层破坏较轻,仅挖掉0.2—0.3米厚。现以T 17东壁剖面(图六)为例介绍其地层堆积情况如下:
第一层:耕土层,厚0.25米。土色浅黄,土质较硬。含近代砖瓦片及少量唐宋瓷片、汉代瓦片等。
第二层:宋代文化层,深0.25—0.3、厚0.3—0.5米。土色黄灰,土质松软。内含少量宋代瓷片、砖瓦片及龙山文化陶片。
第三层:煤山二期文化层,深0.5—0.7、厚0.7—0.8米。土色浅灰,土质坚硬,并夹杂有红烧土颗粒。出土有鼎、罐、盆、杯、瓮、碗、器盖等陶器残片。
(三) 煤山也有七大文化期
南北两区共清理灰坑33个,其中煤山一期灰坑6个,煤山二期灰坑16个,二里头一期灰坑6个,二里头二期灰坑5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 第九课 你家有几口人?教案资料.ppt VIP
- DZ∕T 0291-2015 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pdf
- 太阳能路灯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与应用指南.docx VIP
- 教育行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doc VIP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docx VIP
- (2024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有个新目标》教学设计部编版.pdf VIP
-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通科题库 .pdf VIP
- 2025天津市华淼给排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外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docx VIP
- 圆钢方钢管受压承载力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