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 【第1章】 小学班级与班级管理 教学PPT课件.pptxVIP

小学班级管理 【第1章】 小学班级与班级管理 教学PPT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意义的班级组织产生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 Comenius)在《大教学论》中予以系统论证,但到19世纪中叶,班级组织才得以普及。 早期的班级组织仅仅是“批量生产”的教学工具;而在现代学校教育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班级对学生社会性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一) 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划分出的学生单元,及为其配备的相关教师共同构成的一种组织。 1. 班级是一种组织 所谓“组织”,是人们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群体,是确保人们社会活动正常协调进行、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体系。即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 ;组织的三个特征: 首先,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反映了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其次,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员组成的,组织借助人员来完成工作; 最后,所有的组织都发展出一些或更具传统色彩或开放灵活的精细结构,以便其中的人员能够从事他们的工作。;2. 班级是学校这一公共组织中的“细胞” 公共组织强调其社会责任和义务。它以服务驱动,即主要提供“公有”产品或服务;它与公众关系密切,其行为以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信仰和要求为准则,因此,公共组织往往有着多重目标。同时,它的“目标”还可以被“理想”所替代。 班级是学校这个公共组织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微观公共组织,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是班级活动的宗旨。;3. 班级组织的目的是发展人 同其他社会组织不同,班级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形成的组织,是一种“教育性”的文化组织。 班级组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下更顺利地从事学习活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班级组织的生存目标具有“内指向性”,属于“自功能性组织”,即追求班级内部成员尤其是主要成员——学生的发展是其最重要的目标。;4. 班级组织由学生和相关教师共同构成 从广义上讲,班级由学生及其相关教师构成;从狭义上讲,班级的构成主体为学生。 (1)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要成员,从狭义上讲,班级就是学??的组织。 (2)班主任。班主任也是班级成员。 (3)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班级成员,他们和班级学生在某门学科的“教”与“学”上有着共同的目标。;;(二) 小学班级的特性 1. 小学班级是由年幼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构成的组织 一般的组织是由成年人构成的,而小学班级则是由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构成的。 小学班级的主要成员是年龄在6—12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在生理上,6岁儿童的大脑重量为成人的90%左右,到12岁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在心理方面,小学生的认知主要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在社会性发展方面,主要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所指的第四个关键期——“勤奋感对自卑感”时期,即此时的儿童不可避免地面临竞争压力;在道德发展方面,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学生主要处于从前习俗水平向习俗水平过渡的时期,一般表现为“利己主义取向”和“好孩子取向”。;相关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也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不仅在年龄上与班级的主要成员——小学生相差较大,而且在生理、认知方式、情意特征等诸多方面也有着显著区别;同时,教师越年长,与小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突出。 另一方面,他们是被“派”到班级来参与并指导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发展的正式“权威”,不仅在知识经验上明显多于小学生,而且在心理上有着绝对的优势。这种天然生成的代际文化冲突,是一般社会组织不存在的,也比其他学段班级更为突出。也正因如此,在小学生入校到离校的这段时间内,班主任及其他相关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临时的监护与被监护的法律关系,拥有对小学生的临时监护权。;2. 小学班级中存在着平行的少先队组织 在我国,每个小学班级中还存在着一个平行的政治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的中队组织。 根据《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的规定: 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达到入队要求后,经批准,就成为队员;在学校和社区、青少年宫等校外场所建立大队或中队,中队下设小队。;(三) 小学班级的结构 按照组织的形成方式划分,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明确规定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责范围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构,其组织制度和规范对成员具有正式的约束力。 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活动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 小学班级是一种正式组织,但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组织。;(三) 小学班级的结构 1. 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结构 在我国,小学班级人数一般规定为40—45人。在某些进行小班化改革的地区,班额规定为25人左右。传统的小学班级

文档评论(0)

文心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