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的壳聚糖处理工艺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织物的壳聚糖处理工艺研究 地壳聚糖也被称为甲壳胺、脱氧乙烯、甲壳多聚糖和吡啶,是甲壳素氮脱希尔的衍生物。它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如生物活性、生物降解性能、生物相容性等,且无毒,对环境无害,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药物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在纺织染整加工中,壳聚糖可用于织物的抗皱、抗菌和抗静电整理。在酸性条件下,壳聚糖大分子中的氨基能结合H+而带正电荷,施加于纤维素纤维上,能减少染色过程中纤维表面负电荷对染料阴离子的库仑斥力,提高染料上染率,从而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阴离子染料起到良好的增深效果。 为提高壳聚糖与纤维素纤维的结合牢度,笔者曾将纤维素纤维选择性氧化,制得2,3-二醛基纤维素,然后利用壳聚糖上—NH2基与醛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将壳聚糖共价结合到纤维素纤维上。该方法虽然可改善壳聚糖与纤维素纤维的结合牢度,但在纤维素纤维的氧化过程中,容易造成纤维强度损伤。本试验采用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通过轧烘焙工艺,用壳聚糖处理棉织物,并考察了整理后织物的染色性能。 1.1 仪器、试剂与仪器 织物 经退浆、煮练、漂白的平纹棉织物 药品 壳聚糖(脱乙酰度87%);醋酸,碳酸钠(均为化学纯);元明粉,活性黄3RS、红3BS、蓝FNR 仪器 722S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SF 600X电脑测色配色仪(Datacolor公司),Y571A型摩擦色牢度测试仪(常州市双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SW-24A型耐洗色牢度仪(常州华纺纺织仪器公司),YG026B电子织物强力机(常州市双固纺织仪器有限公司) 1.2 环氧氯丙烷/棉织物染整加工工艺 配制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解在1%醋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环氧氯丙烷)→棉织物二浸二轧(轧余率100%)→80 ℃烘干→浸轧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80 ℃烘干→高温焙烘→水洗→烘干→活性染色 1.3 染色工艺 工艺处方 染料/%(omf) 2 元明粉/(g·L-1) 50 碳酸钠/(g·L-1) 20 浴比 1∶50 工艺曲线 1.4 测试测试 1.4.1 初始染液上染率计算c 采用722S 分光光度计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染液的吸光度,按式(1)计算上染率: 上染率=(1?II0)×100%(1)=(1-ΙΙ0)×100%(1) 式中:I——染色残液吸光度 I0——初始染液吸光度 1.4.2 断裂力 按照GB/T 3923.1—1997《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测定。 1.4.3 抗褶皱性能 按照GB/T 3819—1997《纺织品 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 回复角法》测定。 1.4.4 值k/s 将染色织物折叠两次(四层),采用Datacolor SF600X电脑测色配色仪在λmax处测定K/S值,每个试样测四次,取平均值。 1.4.5 抗摩擦涂层 按照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测定。 1.4.6 耐洗护色 按照GB/T 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壳聚糖整理棉织物的制备 壳聚糖质量浓度是影响棉织物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整理到棉织物上的壳聚糖越多,棉织物与活性染料阴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越小,越有利于活性染料上染。选用0.02 mol/L环氧氯丙烷,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混合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浸轧处理,烘干后浸轧10% NaOH溶液,80 ℃烘干,160 ℃焙烘2 min。之后,选用活性黄3RS进行常规染色,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经壳聚糖整理后,棉织物增深效果明显。随着壳聚糖质量浓度增加,上染率和K/S值逐渐提高。当壳聚糖质量浓度增大到1.00 g/L时,上染率和K/S值达到最佳;继续增大壳聚糖质量浓度,上染率和K/S值增加不明显。因此,选择壳聚糖质量浓度1.00 g/L。 2.2 活性黄3rs染色 分别选用0.01,0.02,0.03,0.04和0.05 mol/L环氧氯丙烷,以及1.00 g/L壳聚糖醋酸混合溶液对棉织物进行处理,烘干后浸轧10% NaOH溶液,80 ℃烘干,160 ℃焙烘2 min。之后,选用活性黄3RS进行染色,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环氧氯丙烷浓度增大,棉织物上染率和K/S值逐渐增大。当环氧氯丙烷浓度达到0.03 mol/L时,上染率和K/S值达到最大;继续增大环氧氯丙烷浓度,上染率和K/S值反而降低。这是因为环氧氯丙烷除了在纤维素纤维和壳聚糖之间交联外,还会使纤维素纤维及壳聚糖自身发生交联,交联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 壳聚糖之间的自身交联会减少其与纤维素纤维之间的交联程度;纤维素纤维之间的自身交联又会减少纤维素纤维上可与活性染料反应的羟基数量,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上染率和K/S值的降低。 2.3 碱的质量分数对染色效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