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卷叶问题汇总(完全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辣椒卷叶问题汇总(完全版) 辣椒在栽培管理中常出现卷叶现象,导致座果率低,产量大打 折扣。由于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防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助手 君整理了常见的辣椒卷叶原因及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 1 生理性原因 苗床长期低温高湿:致使植株发育不良,茎叶黄化,顶叶卷 缩,生长滞缓,严重者;区根枯死,根呈锈色,进而腐烂。 缺水:土壤干旱,供水不足时易引发卷叶病。 高温、强光照:高温下,植株失水加快,易引发卷叶,如果同 时又供水不足,卷叶更严重。故夏季辣椒易发生卷叶现象。 果叶比例失调:植株果过多,叶面积不足时,叶片因为营养被 大量用于果实生长,自身营养不良发生卷曲。 应对措施 苗期时,让阳光充分照晒,连阴低温天气,增加升温设施。分 苗后不通风,保持苗床温度白天在25~30℃ ,夜间 如遇中午温度过高,可盖草苫遮阳,并使苗床受热均匀;夜间 温度过低,可早盖多盖草苫保温。 缓苗后昼夜降温3-5℃ f给苗床撒干草木灰或细干土吸湿提 温。叶面喷施生物刺激剂促其生长。 生长期,保护地高温期间要加强温度管理,防止温度过高。露 地栽培要合理密植,以在盛夏来前封垄,避免强光照射地面。 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下植株长势强,肥水利用率高, 不易卷叶。 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脱肥和脱水。结果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结果盛期还要进行叶面追肥,补充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 肥害和药害 叶面喷洒农药、叶面肥浓度过高,或高温中午前后喷洒农药、 叶面肥,易引起叶面卷曲。 连续阴雨天气,辣椒生长缓慢,抗性也低,对农药的耐受能力 也会降低。此时喷药,浓度过大同样也会产生药害。 叶面追肥和打药的浓度、时机要适宜。要按照要求的浓度配 药、配肥,高温期不在强光照的中午前后叶面喷肥和喷药。 在防病时要采取多种方式,不能光依靠喷雾,可使用烟雾剂或 者弥雾机喷药。用药的浓度要轻,避免药剂浓度大灼伤叶片。 已经出现药害的叶片要加以保护,可以趁天气晴好时喷洒海精 灵并配合芸苔素,缓解症状,促进生长。 茶黄螭为害 成蜻和幼螭多聚集在辣椒幼嫩的新叶叶背、嫩茎、花蕾、幼果 等部位刺吸汁液,致使植株受害。 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色并有油浸状光泽,叶缘向背面卷曲,形 成下扣斗。 花蕾和幼果受害则不开花或开畸形花,重者不能坐果(似条斑型 病毒病症状)。 果实受害,果柄及萼片表面呈灰白色至灰褐色,丧失光泽,木 栓化,受害严重时,落花、落叶、落果、造成大面积减产。 清除田边地头杂草及田间枯枝落叶,平整土地,破坏越冬场所 消灭越冬虫源。选栽健康苗,及时中耕除草,清除枯枝落叶, 减少虫源。 该虫生活周期较短,繁殖力极强,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每隔7 ~ 10天防治1次,连续3次,可控制为害。可选用下列药剂: 联苯眈酯;联苯菊酯;阿维菌素,或阿维?哒螭灵。大水量,低 浓度,冲破蜻网,叶背面要喷施周到,每7~10天喷一次,连 喷2~3次可达较好防效。 坳虫为害 蝇虫均以成蝇或若蝇群集在寄主嫩叶背、嫩茎和嫩尖上刺吸吸 食汁液。受害叶片上形成斑点,造成叶片卷缩。重时影响辣椒 生长缓慢,引致落花落果,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同时传播 病毒。 应对措施 清除田及其附近的杂草,减少财源。地膜覆盖种植可采用银 清除田 及其附近的杂草,减少财源。地膜覆盖种植可采用银 灰色地膜,避免有翅蜥迁入辣椒田为害。 蜥虫多着生在心叶及叶背皱缩处,要求喷药时除周到细致外, 应尽量选择兼有触杀、内吸、熏蒸作用的农药,如抗蛆威、m 戊菊酯、滨富菊酯等药喷杀。 病毒病为害 病毒病主要由蚂虫、飞虱等昆虫传毒,或种子带毒、农事操作 传毒。常见有花叶、畸形、条斑等症状。 花叶型:病叶呈现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皱缩。 II II奇形型:叶片畸形或丛簇型开始时植株心叶叶脉退绿,逐渐形 成深浅不均的斑驳、叶面皱缩、以后病叶增厚,产生黄绿相间 的斑驳或大型黄褐色坏死斑,叶缘向上卷曲。 II II 条斑型:叶片主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逐渐扩展到侧枝、主茎 及生长点,造成落花、落叶、落果,以致整株枯死。 应对措施 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抗病丰产品种。 种子消毒,用0.1%高镒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分钟,洗净后浸种催芽。 科学栽培,培育健壮无病虫苗;采用地膜覆盖、防虫网等措 施,早定植,早结果;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叶面喷肥;及 时浇水、中耕松土、拔除发病中心植株。 苗齐后喷施毗虫咻、喔虫眯等药剂,及时防治好虫、飞虱;发 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混脂?硫酸铜;或吗胭?乙酸铜;或辛 菌胺醋酸盐防治。

文档评论(0)

153****25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