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代镜像:社会变迁下的新时期流行歌曲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成为最为活跃的社会文化形态之一。它对社会现实密切关注,投射社会结构状况和精神氛围,而歌曲本身则随着社会转型不断调整自身的文化实践。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音乐分析和意义解读,把握流行歌曲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发展的关系及其获得社会认同的内在原因,透过歌曲体察社会文化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是符合流行歌曲文化本质的一种研究思路。
新时期流行歌曲;社会变迁;表征;文化;音乐分析
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认为,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类通过创造符号,实现意义的创造、沟通、理解和解释。在他看来,这是一套表征机制,其中各种记号或符号用于代表或者象征人们的概念、观念和情感,搭建一个意义共享的平台,使人们以大致相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从而实现文化的循环。[1]1-2某种程度上,流行歌曲就是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音乐符号,个体情感通过非书面的声音结构传递给别人,激起他人的共鸣,它所特有的这种会话性就是有关意义创造、沟通和理解的经典范例。
新时期30多年,是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而流行歌曲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迎来其全面复苏和蓬勃发展的态势,并以强有力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文化的构造进程中。它如同一个晴雨表,巨细无遗地表征着社会的各种变化,并在歌词内容、音响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反映出来。笔者认为,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音乐分析和意义解读,把握流行歌曲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发展的关系及其获得社会认同的内在原因,透过歌曲体察社会文化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是符合流行歌曲文化本质的一种研究思路,而不断变迁的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和繁荣活跃的流行歌曲创作则为研究者提供了理想的研究素材。鉴于此,本文拟从流行歌曲的文化表征入手,通过对新时期社会发展转型总体进程的梳理,结合特定历史节点上部分代表性作品的分析,揭示流行歌曲与社会现实的结构同源性关系。
一、艺术化:从理想主义到忧患意识
如果说改革开放使中国告别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步入现代化发展的理想进程,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化建构,应发挥出社会转型所需要的合法化论证作用,以一种策略性的必需和意识形态的成功实践,肩负起在事实上对“文革”历史进行有效放逐与遮蔽的重任,将新时期的到来书写为结束蒙昧、迈向文明的伟大叙事。其首要举措便是恢复已经丧失的“十七年”的文化传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再次成为重要的思想原动力,将祖国、家园、未来和新生活等话语表达在特定社会语境中,构造为一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美好愿景。这也是新时期文化的普遍特征。①很多文化学者曾对新时期初社会文化特征进行讨论,笔者对其进行的概括则是由这些成果生发出来的认识和思考。参阅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2-49页;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6-182页。
作为变革转型期的文化表达,抒情歌曲一度成为新的音乐风尚,将个人化抒情纳入国家民族整体叙事成为歌曲创作的主流,代表性作品是《乡恋》《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大海啊,故乡》等。其创作主体大多出自音乐学院,受过西方作曲技术的训练,“创作手法主要是专业歌曲创作中的常用技法,有的歌曲还能隐约使人感受到艺术歌曲创作的气息”[2]130。这使得抒情歌曲在音乐风格方面仍有别于文化工业下的流行歌曲,因此也有学者将其称为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或美声歌曲略加修剪派生出的“亚古典艺术”[3]214。例如当时广为流传的一首《大海啊,故乡》(1981年,王立平词曲)即传递出这样一种艺术气息和含蓄的美感。
作为故事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大海啊,故乡》的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借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祖国母亲的真挚情感;音乐部分以其特有的文法,对大海这一意象进行刻画。旋律素材采用自然大调,两段体结构。前段由上助音与上行大跳音型相结合的主题材料及其自由模进、衍化构成;后段则通过裁截和音区提升等手法,实现主题的深化与情感的升华,并在段尾体现出再现元素。起伏有致的波浪式旋律,与3/4拍框架下均分八分、大附点顺分或二分长音等自由组合的节奏形态相得益彰,使音响清新流畅并带有轻盈的律动感,使人仿佛置身于海面之上,呈现出一幅船只在海浪中漂流荡漾的画面,而清彻透明的钢琴伴奏和几处色彩性和弦的巧妙点缀更加强了海面光波意象的艺术效果。和着隽永秀丽的曲调,踏着轻柔和缓的节拍,人们从这首歌曲中,既享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也能体悟出其委婉流露的主旋律式的抒情。
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朝气蓬勃的音乐语言和新颖多样的创作手法,既是应运而生也是人们情感与审美的必然选择。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1982年,晓光词,施光南曲),通过描写新时期广阔农村土地上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进而讴歌整个神州大地的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R-T 0014-2005 银行信息化通用代码集.pdf VIP
- 关于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费计列的说明起执行.docx VIP
- 上海三菱LEHY-MRL-II-SL 版本d无机房电梯随机出厂图样图册.pdf VIP
-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1(高职).pdf VIP
- 桥梁施工主桥施工方案设计.pdf VIP
- 沥青三大指标详解ppt课件.pptx VIP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docx VIP
- 高一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整理)肺癌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pdf VIP
- 人工智能导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