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流行歌曲的三要素
【摘要】曲、词、人是流行歌曲最为基本的三要素。在曲的创作方面,要秉承“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精神和美学传统。在词的创作方面,要反映时代精神、回应时代诉求、鼓舞民众士气。在音乐创作者方面,于内要注重艺术修养,创作面向未来的音乐;于外要忠于听众,创作面向大众的音乐,注重正能量的弘扬和传播。
【关键词】文艺创作 流行歌曲 艺术实践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文艺工作正属于铸造灵魂的“精神事业”。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将文艺定位为“时代前进的号角”,认为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为大众文化中较为活跃的组成部分,流行歌曲尤能代表时代风貌,是引领时代风气的“急先锋”。
曲(曲调、节奏等)、词、人(音乐人、歌手等)是流行歌曲最为基本的三要素。这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格外突出,就可以成就一首流行歌曲;三个要素均十分突出,则可以成就精品佳作。流行歌曲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一艺术形式借助音乐与文字的结合,通过歌者的演唱,在人们心中建立起唯善唯美的精神家园。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享受和道德指引,新时代的文艺作品应尤为注重正能量的弘扬和传播。
曲:秉承“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精神和美学传统
音乐作品有其特殊性,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呈现出创作者较高的精神境界。流行歌曲是创作者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的自然流露,其情绪、情感会自然而然地灌注到音乐之中,引起听众的共鸣,从而起到打动人心、净化灵魂的作用。流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可能是充满希望的,也可能是愤世嫉俗的。如果一定要将负面情绪强硬扭转成正面情绪,或者勉强为幽怨的乐曲接上一个光明的尾巴,就违背了音乐创作规律,也会使音乐作品的质量大打折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古人云,‘樂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因此,流行音乐创作者应当做到颂扬而不失其度,有所批判而不灭希望。
新时期的音乐创作应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精神和美学传统一脉相承。以歌颂爱情的音乐作品为例,无论是咏颂爱情之甜蜜还是抒发失恋之感伤,只要情感真实、表达细腻、曲词优美即值得推介;若乐曲刻画的是沉湎于失恋而荒唐颓废、一蹶不振的精神状态,或透露出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随意姿态,则在思想价值上远逊于前者;而过度强调感官刺激的作品就更不值得提倡了。例如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中的经典歌曲《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就是优秀音乐作品的代表。它借助地方戏特有的鲜活泼辣的曲调,表现了农村姑娘小芹质朴纯洁的爱情,其背后是深沉厚重的民族传统音乐美学积淀。这首作品曲调昂扬灵动,又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欣欣向荣的局面相呼应,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因而成为经久不衰的爱情歌曲典范。
词:流行歌曲在反映时代精神、回应时代诉求、鼓舞民众士气上具有先天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既要“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也要“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一首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词与曲是紧密贴合、不容分离的。若以词、曲相较,歌词在叙事或情绪表达上的指向性更明确、更通俗易懂、更容易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因此也是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
流行歌曲在反映时代精神、回应时代诉求、鼓舞民众士气上具有先天优势。比如1997年的公益歌曲《从头再来》,是为鼓励下岗工人而作。这虽然是一个不易讨好的题材,但歌曲中传递出的永不服输、决不气馁的强大精神力量,契合了国人坚韧、坦荡的民族性格,给予逆境中人积极向上的鼓舞,因而深受大众喜爱。
此外,民族风和古风歌曲也是大众文化中颇具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信天游》《一无所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一批“西北风”歌曲,到之后《天堂》《青藏高原》《新阿瓦尔古丽》等一批带有内蒙、西藏、新疆等民族特色的歌曲,其中既保留了各民族特有的或雄浑低沉、或高亢激昂、或忧郁细腻的音乐气息,又创新地融合了通俗音乐的表达形式,因而收获了比传统民族歌曲更好的效果。
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改编自《诗经·蒹葭》的《在水一方》、90年代从唐诗中汲取灵感的《涛声依旧》《晚秋》、21世纪初的《东风破》《千里之外》《菊花台》,还是近几年的《卷珠帘》等歌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