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眼症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的观察及治疗
由于任何原因,眼泪和眼睛表面都会受损。此类患者常主诉眼部干燥、异物感、畏光及视力模糊等不适,严重者可导致视力明显下降而影响生活和工作。有报道,严重干眼症患者白内障手术后可有较高的眼病发生率,如角膜变薄穿孔等。本文就在我院白内障治疗中心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干眼症患者术后视力及角膜情况进行了分析。
schigmer试验
2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除视力下降外,伴有持续反复双眼干涩、烧灼和异物感等不适主诉。年龄61~83岁,男性9例,女性13例。视力眼前手动~0.1。裂隙灯下检查见结膜慢性充血,角膜表面干燥,周边见血管翳,上皮未见着染。晶状体核为棕黑色4~5级混浊。该22例患者中4例伴有口腔干燥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者为A组,其余为B组。所有病例Schirmer Ⅰ试验为0~5mm/5min,见表1。
卡方检验A、B组Schirmer Ⅰ试验检查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B组术眼干燥程度较A组轻。
所有患者手术前3天开始术眼点用氟哌酸目水及人工泪液。术眼进行2%利多卡因球后麻醉及眼轮匝肌麻醉。以穹隆为基底剪开球结膜约4~5钟点,巩膜烧灼止血。距角巩缘1mm处板层切开巩膜(10~2点),向前剥离巩膜瓣至角膜缘内约1mm,穿刺进入前房,在粘弹剂的保护下进行开罐式截囊、娩核。注吸针注吸皮质后,在囊袋或睫状沟内植入人工晶状体(IOL),10-0尼龙线连续缝合切口,并将线结埋在切口中。前房注入灌注液维持前房,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单位,地塞米松2.5mg。烧灼结膜瓣复位。
术后次数和视力
术后第1天视力情况见表2。术眼点用典必殊目水2小时一次(以替代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及地塞米松),及人工泪液2小时一次,口服抗菌素及非皮质类固醇激素。
裂隙灯下检查,伤口对合好,角膜情况见表3,前房及IOL情况同术后1天。卡方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术后2小时一次使用典必殊目水后两组都出现了角膜上皮缺损,但B组术后第3天的角膜情况较A组健康。术后第3天的视力情况见表4。
卡方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由于角膜上皮缺损情况的不同,B组术后第3天的视力较A组明显好。所有术眼均将典必殊目水的使用改为一天三次,并给予复方核黄素目水及表皮生长因子一天三次。对于角膜上皮点染及缺损的术眼嘱其频点人工泪液,并夜间使用红霉素眼膏。停用术后口服抗菌素,A组患者继续口服非皮质类固醇激素。
裂隙灯下检查,伤口对合情况好,缝线处未见溃疡发生。角膜情况见表5。无前房炎症反应,瞳孔区无渗出。
卡方检验两组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尽管减少了局部激素的使用,两组术眼角膜上皮仍有缺损。A组与术后三天无显著性差异,即角膜上皮缺损情况无改善。B组经过治疗角膜上皮较术后三天有所恢复。术后一周视力情况见表6。
卡方检验两组视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术后三天的视力无显著性差异,即无明显改善。A组视力较术后三天明显改善。所有术眼停用典必殊目水,并预防性给予抗菌素目水一日三次。对于角膜上皮仍有点染及缺损的术眼嘱其继续频点人工泪液并使用复方核黄素目水及表皮生长因子,夜间使用红霉素眼膏,并继续口服非皮质类固醇激素。
A组裂隙灯下角膜仍有1例有稀疏点染,1例有密集点染。所有术眼均继续使用人工泪液。所有术眼均无角膜溃疡及前房积脓的发生,但A组术眼角膜上皮缺损迁延不愈时间较B组长。
血清学检查及其应用
患者轻度或中度角结膜干燥的患者易发生睑缘炎、结膜炎、表层点状角膜炎等。严重者可发生角膜溃疡、角膜实质层分离甚至角膜穿孔。这些患者轻度的眼外伤或局部应用皮质激素就可导致侵润性角膜溃疡或角膜穿孔。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角膜角化、血管化所致角膜透明度的下降及角膜的并发症。但干眼症的诊断较为困难。干眼症的诊断标准各国不尽相同。我国张汗承1987年制定了一种角结膜干燥症(KCS)的诊断标准,经临床应用准确率较高。该方法参照琥红染色(rb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TI)。在此三项中,如有2项阳性(rb++,BUT小于等于10秒,ST试验小于等于10mm),或1项强阳性(rb++,BUT小于等于5秒,ST试验小于等于5mm),可确诊KCS。
不伴有相关组织疾病的眼干燥是由于随年龄的增长泪腺组织的纤维化导致的泪液分泌减少。伴有相关组织疾病的眼干燥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学检查可了解自身抗体的存在,对Sj?grem Syndrome(SS)患者较为重要。SS患者常可查见血清抗核抗体、抗DNA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呈阳性。
角结膜干燥患者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溃疡的原因不明。有可能是活动性关节炎使角膜变薄。在没有活动性关节炎的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如ECCE)可导致上半角膜的去神经支配,后者可减少瞬目次数,不利于泪膜的形成和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