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金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百年回眸.docxVIP

刘文金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百年回眸.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文金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百年回眸 尊敬!。 早在四月份就收到你要在五月五日举办五十年作品音乐会的邀请。除了立即表示自己肯定出席外,我还对它充满了热烈的期待。 果然,五月五日晚,这份期待变成了现实:你精心挑选出的八部作品通过三位指挥、九位演奏演唱家、乐队、合唱队的出色表演,奏唱出一幅幅赏心悦耳的音画,在堂皇的北京音乐厅内回荡、流动,让千余名听众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刘文金中国民族管弦乐之夜”。 你这场音乐会所选的作品,有两点让听众特别难忘。一是它的时间跨度,从1959年的《豫北叙事曲》到2006年的交响序曲《泰山魂》、笙协奏曲《虹》,几近半个世纪。加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难忘的泼水节》(1978)、八十年代的《长城随想》(1980—1982)、九十年代的竹笛协奏曲《鹰之恋》(1991)、新世纪的京胡、女高音与乐队《戏彩》(2002)以及二胡、琵琶与乐队《火——彩衣姑娘》(2005),不仅是你个人半个世纪音乐创作之旅的一个缩影,我甚至觉得它可以折射出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新世纪初专业作曲家介入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后所经历的道路。二是两个世纪所选作品的比例。20世纪的四十一年,以十年为一个单元共选了四首作品,新世纪六年却竟然也选了四首之多。这是在告诉听众,尽管已经跨过了花甲年岁,但你的创作精力却丝毫未减,反而有愈写愈烈、愈写愈宽、愈写愈精之势。在我国音乐创作领域,这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现象。 所谓愈写愈烈,是指你自写出《豫北叙事曲》(1959)和《三门峡畅想曲》(1960,以下简称《豫》《三》)两首成名作之后,再未停步,而且是一个十年比一个十年多。例如八十年代主要有《长城随想》(1982)、《秋韵》(1989)等,九十年代则有《相思》(1992)、《云海之梦》(1992)、《沧海赋》(1992)、《洪湖》(1994)、《茉莉花》(1994)、《霸王卸甲》(1996)。新世纪还未满十年,你已完成五部新作和近四十部改编曲。所谓愈写愈宽,是说你从二胡独奏曲开始,不仅写了许多部二胡协奏曲,而且还为板胡、坠胡、琵琶、唢呐、笙、笛乃至交响乐、舞剧、声乐等写了多种体裁形式的大中小型作品,尤其在民族管弦乐队创作领域,你与彭修文、顾冠仁二位大家坚守岗位、辛勤耕耘,成为这一领域最多产也是最有探索精神的作曲家。所谓愈写愈精,是指你每有新作,便掷地有声,给民族器乐界带来一股股新意。这是我最想说的一层意思,也是你五十年来在民族乐器和民族管弦乐队创作上最显著的一个特色。你大概知道,当年《豫》《三》二曲一经问世,在二胡界引起的反应是何等的热烈。就我个人记忆所及,它犹如在二胡界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甚至像是要改写二胡音乐的历史。如果说,刘天华的“十大名曲”是改变二胡音乐历史第一次“革命”,阿炳的三首杰作是树立二胡音乐另一种风范的第二次“革命”,那么,你的《豫》《三》则可以称作是以新结构、新语汇、新技法为主导对二胡音乐掀起的第三次“革命”。尽管在此前的十余年间,二胡作品数以百计,但《豫》《三》仍然是技压群芳、艺高一筹,成为继刘天华、阿炳之后二胡艺术的又一个里程碑。以致二十余年间,满天尽是《豫》《三》声。更让人们惊叹的是,你在1980-1982年间酝酿完成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以其宏大的篇幅、磅礴的气势、生动的乐韵再次震撼了乐坛。在二胡艺术史上,这是更加浓重的精彩一笔。如果说,五六十年代的《豫》《三》,是一个年轻的在读本科生以其锐意创新的精神向前辈发起的一次挑战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比向前辈的挑战更加艰难,更富有“革命”性意义。特别是当这种挑战获得音乐界和广大听众的热烈反响,成为公认的优秀作品时,无论对于当代民族乐队创作,还是对你本人的艺术追求,都具有更加深刻的启示性。不记得是哪位作曲家在回答哪部作品是他最好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下一部。《长城》就是这样的“下一部”。这个“下一部”不仅把二胡音乐创作推进到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为百年二胡艺术的新里程碑,而且,还为民族器乐长篇巨制的创作开启了新的成功的途径。 此后二十余年间,你在更加宏阔的创作空间纵横捭阖、自由驰骋,并时时有佳作问世,保持着高产高质的个人创作进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你不以往日成就自足,而在多种乐器和体裁形式领域寻求突破点,再次向自己“挑战”。在这场音乐会节目中,我以为,二胡、琵琶与乐队《火——彩衣姑娘》和京胡、女高音与乐队《戏彩》就是你自我挑战并再次“超越”的新作。前者原为你2000年创作的由八部二胡独奏曲组成的套曲《如来梦》之第三首,2005年再改编为现在的表演形式。该作中,你一改以往的常规风格,融多种旋律音调于一体,又赋予其高难的技巧,二胡的“线”与琵琶的“点”,加上乐队的“垫、衬、托、烘”,三者或竞相凸现,或交织渲染,此起彼伏,流畅自如,一气呵成,让人有一种耳目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