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维医典》脉法初探
《四书医经》是医学经典。公元8世纪末,由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著成。该书集藏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内容,是一部藏医学综合性医著。公元16世纪,《四部医典》被翻译成蒙古文,对蒙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对《四部医典》之脉诊法予以追溯研究,对于了解蒙医脉诊学发展演变过程,开展蒙藏医学脉诊法比较研究,深有裨益。故特对《四部医典》之脉诊法予以深入探析,以资为蒙医脉诊学界所借鉴和参考之。
《四部医典》全书156章,由《总则本》、《论述本》、《秘诀本》、《后序本》等4部构成。
《四部医典》第4部《后序本》将脉诊作为首要内容,予以最先专门论述。此外,《四部医典》的其他3部,如《秘诀本》也论述了脉象在辨病中的具体应用。可见脉学在当时已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之中。分析《四部医典》之脉诊法,可总结出其有如下特点。
1 体现了统一的标准
《四部医典》提出12种脉象,即:实、洪、滑、数、弦、紧、弱、沉、微、迟、浮、虚等。《四部医典》将其中特性相对的脉象,运用阴阳学说分析其属性,分别归纳出6种寒脉和6种热脉。并对每一种脉象的指感形象做出了具体的说明,使脉象有了统一的标准。如“实、洪、滑、数、弦、紧6脉为热症脉;弱、沉、微、迟、浮、虚6脉为寒症脉。实脉犹如硬物触击手指,有力且重压不移。沉脉则位置较深,重压可及。浮脉为轻取可获,重压不得。”等。从此,藏医脉象有了明确的含义,后世医家论脉都是以此12种脉象作为基础纲领。历经1000余年的反复实践,《四部医典》所提出的12种脉象,全部得以保留,直到今天仍然在临床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右肾、瞳部候左肾、生殖
《四部医典》对《月王药诊》中的寸关恰分属脏腑进行了革新与创造,提出新的寸关恰分属五脏六腑的方法。《月王药诊》是迄今为止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和论述藏医脉诊的一部著作。其所载寸关恰3部分属五脏六腑的方法较为特殊,认为:“患者左手寸部候心脏、小肠;关部候肝胆;恰部候右肾、膀胱;患者右手寸部候肺、大肠;关部候脾胃;恰部候左肾、生殖。”而《四部医典》认为“患者左手寸部候心脏、小肠;关部候脾胃;恰部候左肾、生殖;患者右手寸部候肺、大肠;关部候肝胆;恰部候右肾、膀胱。”不难看出,《月王药诊》中的脏腑分属方法与我们今天所遵循的《四部医典》的分属方法具有明显不同。主要有3个方面的差异:(1)左右两手关脉所主脏腑恰恰相反。《月王药诊》左关候肝胆,《四部医典》则候脾胃;《月王医诊》右关候脾胃,《四部医典》则候肝胆。(2)左右两手恰脉所主肺腑也恰相反。《月王药诊》左恰候右肾、膀胱,《四部医典》则候左肾、生殖;《月王药诊》右恰候左肾、生殖,《四部医典》则候右肾、生殖。(3)《四部医典》认为女子寸脉所主脏腑与男子左右恰恰相反。后世医家皆宗《四部医典》之寸关恰分属脏腑法,并沿用至今。而《月王药诊》的分属方法自此被弃用,在临床中没有得到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3 疾病易混淆脉象
《四部医典》对易混淆的脉象进行了首次论述。如:“阳性脉、阴性脉以及妊娠脉,易与热性脉相混淆;中性脉易误作寒症脉;间歇脉与死兆脉易混之”。同时还指出6种疾病易混淆脉象的鉴别方法。即:“血病脉象与赫依病脉象,皆浮而虚,但血病脉象重压不移,赫依病则重压不及……”。在《月王药诊》中尚无此方面的记述。《四部医典》针对此类极易混淆的脉象,首开脉象鉴别先河,无疑提高了脉诊诊断疾病的准确率,对临床诊治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脉象与主疾病的关系
《四部医典》论述脉象与主病的关系,已形成鲜明的体例。即采用了以病症所致脉象为主,以脉象所主疾病为辅的论脉格式。据初步统计,《四部医典》中共列举了35种病症的脉象,均是以每种病所对应的脉象形式叙述了脉象与主病的关系。如:“培根病脉象沉而迟;血病之脉滑;黄水病之脉颤而涩……”等,极大地丰富了脉学的内容,拓宽了脉诊的临床应用范畴。
5 注重对患者的脉象
《四部医典》独创性提出健康人平脉有三种,即阳性脉、阴性脉和中性脉。并对3种平脉予以脉形描述。如:“阳性脉象实而洪,阴性脉象细而数……”等。这对于临床脉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掌握和理解了正常的脉象才能进一步分辨出病脉变化,从而得以正确诊病。故《四部医典》对平脉的创见,起到了知“常”达“变”的功效。
6 联在地方上,把交叉处触入联间,改变无形
《四部医典》首次提出了命脉、足背脉的诊脉部位及其临床意义。如:“命脉位于前臂近腕部尺骨侧,在其韧带间隙处触之,命脉搏动变化多端时,预示命短;命脉跳动均匀而达百次者,多为寿长。
7 种多形脉象
《月王药诊》中有关于七怪脉的零散的记述。如:“夫病诊妻脉,妻病诊夫脉……”等。《四部医典》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补充和完善,总结出了“七怪脉”。即:家宅脉、客人脉、怨敌脉、财帛脉、邪魔脉、水火颠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乳球蛋白的结构和性质.docx
- -内啡肽及其受体对电针抗抑郁快速起效的作用.docx
- 2011年春季抚顺市农业气象调查分析.docx
- corrole光动力治疗的重原子效应.docx
- c椎弓根冠状钟点法判断螺钉穿破椎弓根壁距离和方位.docx
- f-fdgpec在鼻咽癌nm分期中的应用.docx
- gemini表面活性剂与胞外聚合物吸附形成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ocx
- 《世说新语同治复方》一个未被遗忘的故事.docx
- 《内经》九候遍诊法.docx
- 《灵枢根结》根、溜、注、入穴穴法探析.docx
- 《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pptx
- 中国垃圾回收破碎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统考版202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四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32篇).pdf
- 作业四传统文化与学科整合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物理.pptx
- 中国垃圾箱自卸车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的区别.pptx
- 中国埋入型智能测缝计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pptx
- 1+x新居住经济服务中级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