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说新语同治复方》一个未被遗忘的故事.docxVIP

《世说新语同治复方》一个未被遗忘的故事.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同治复方》一个未被遗忘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记录在《世说新语手稿》中。 “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1) 所谓“方正”,通常的解释往往强调其端方正直之意(2),但据此概念来看这个故事,则不免让人困惑。郭淮起初的“至期,遣妻”还颇有尊重国法,忍痛离妻的方正意味,百姓之“号泣追呼”尤可衬托其垒垒正气;但此音未绝,他就“命左右追夫人还”,还“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与此前行为相比,反差极大,而其理由也谈不上有力。如果说前半段着力表现其方正的话,此刻的徇情之举却立即将之消解得一干二净,那么,这个故事究竟在哪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里谈得上“方正”呢? 在两汉时代,“方正”经常作为选举科目之名出现,有时也会指代通过此科晋身的士子(3)。而“方正”作为形容评价之词,含义也与其作为科目时的要求息息相关。《汉书·爰盎晁错传》中记载了爰盎对策时的一段话: “诏策曰‘直言极谏’,愚臣窃以五伯(4)之臣明之。臣闻五伯不及其臣,故属之以国,任之以事。五伯之佐之为人臣也,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屈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5) 爰盎的论述显然是以春秋名臣为例,从朝廷对臣子立身和勤政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时人评判方正之士的一系列标准,而其重点更在于臣子的立朝辅政。 这种观念无疑已为后人所接受。如,在《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王大将军既反”条后,余嘉锡案:“伯仁临难不屈,义正词严,可谓正色立朝,有孔父之节者矣。世说方正之篇目,惟伯仁、太真及钟雅数公可以无愧焉。其他诸人之事,虽复播为美谈,皆自好者优为之尔。”(1)此处,余嘉锡显然是依此标准将周顗、温峤、钟雅当作方正的典范(2),而同时,亦颇可见余氏对“其他诸人之事”列入《方正》的不以为然。 的确,以传统观念来看《方正》,我们会发现颇多抵牾之处,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首先,爰盎定位“方正”的主要着眼点在臣子立朝勤政,然而,《方正》的重心却不在此。在《方正》凡66条中,有关军政之事的仅有17条,其他三分之二强的内容则涉及士人的交游、联姻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在《方正》中,“方正”的背景已经从朝廷政事拓展到了私人交往的环境。 其次,在有限的涉及政事的17条中,也出现了与传统的“方正”观念相龃龉的情况。除上述被余嘉锡认为无愧于方正这一篇名的周顗、温峤、钟雅之外,其他如陈群、陈泰、华歆、孔坦、刘简诸人,所行多遭后人质疑甚至贬斥。 “魏文帝受禅”条记录了“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3)且于文帝前坦言服膺先朝之语,将陈群此举视为方正。对此,李慈铭评曰:“案陈群自比孔父,义形于色。可谓不知羞耻,颜孔厚矣!”(4)蒙初亦斥之“所言正佞之尤”(5)。 而即使不谈类似陈群这样因辅佐曹氏而被认为大节有亏者,单就具体参与政事的事例而言,我们也发现《方正》的选材对爰盎所谓“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原则的严重背离: “苏子高事平”条:苏峻之乱后,百姓凋敝。“王、庾诸公欲用孔廷尉为丹阳”。照理说,艰难时事,正是臣子出力之时,况且掌管都城之所在,也是一项荣誉,说明才能的被肯定。但孔坦的回答却是:“肃祖临崩,诸君亲升御床,并蒙眷识,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列。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然后“拂衣而去”(6)。国运艰危,孔坦所关注的却是自己先前未受重用的颜面之失,在其心中,国家利益实在是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315页。 (2)考“方正”篇中叙述此三人言行的条目,共有8条,其 中第23条仅是周顗对王导的评论,第29条是有关士人 交往,其它六条(第30-35条)均是主人公在有关国家 政事的问题上坚持原则,不屈于威势,所谓“正色立朝” 比不上自己尊严重要的。用刘辰翁的话来说,就是“小人语,岂识国家大体,见辱方正”(7)。 “刘简作桓宣武别驾”条:主人公刘简是以“刚直”见称的人物。作为桓温属下,他“尝听记,…都无言”,桓温问他“何以不下意”。他的回答很简单:“会不能用”(8)。在这里,传统的忠臣直谏、为国为民的意识荡然无存,全是计较个人名誉、尊严之心。 事实上,我们透过《方正》里士人们的行止言谈所看到的正是士人维护其个人和家族尊严的心态,而最能体现这种心态的,一方面,是高门望族的后代对所谓“小人”或是后出门户的轻薄和拒绝;另一方面,是高自标置的士人在权臣乃至最高统治者面前对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