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歌曲《鳟鱼》演唱分析
摘 要:《鳟鱼》是舒伯特创作的德语艺术歌曲之一,作品风格欢快愉悦,实则带有淡淡的忧伤之感,借由恶魔般的“渔夫”,天真、手无缚鸡之力的“小鳟鱼”,抨击当时黑暗社会对普通百姓的伤害。文章对艺术歌曲《鳟鱼》的旋律、结构、演唱等方面进行分析,展现出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魅力。
关键词:《鳟鱼》;演唱方式;结构分析
艺术歌曲的体裁因舒伯特而确立,是一种将诗歌和音乐相融合从而创作出来的体裁。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歌曲创作类型,优美的旋律和人声加上诗歌,音乐与诗歌相辅相成,互相渲染,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和欣赏性。
一、舒伯特
舒伯特作为古典主义晚期和浪漫主义早期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严谨亦有浪漫主义的浪漫气息。舒伯特擅长创作艺术歌曲,完美的创作连舒曼都无法媲美。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旋律自然优美,富有诗意且风格质朴,大约有650首艺术歌曲被人们所熟知,并且形式丰富,如稍微简单的分节歌曲《野玫瑰》、包含戏剧场景的《魔王》等,据说他1815年就创作了400多首艺术歌曲。舒伯特喜欢与诗人做朋友,并将诗歌作为艺术歌曲的歌词,如《夜与梦》《中提琴》《冬之旅》等。天才般的舒伯特在室内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这是其他作曲家难以企及的,如《d小调四重奏》《死神与少女》《C大调弦乐五重奏》等。有如此创作才能的舒伯特年幼时家庭很贫困,但他从小在淳朴融洽的氛围中长大,年幼的舒伯特跟着教堂管风琴师学习唱歌和乐器时就展现出了杰出的音乐天赋。
二、《鳟鱼》的歌词内容以及创作背景分析
“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群小鳟鱼,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我站在小河岸边静静地朝它望,在清清的河水里面它游得多欢畅。”
“那渔夫带着钓竿也站在河岸旁,冷酷地看着河水想把鱼儿钓上。我暗中这样期望,只要河水清又亮,他别想用那钓钩把鱼钓上。”
“但那渔夫不愿久等浪费时光,立刻就把那河水弄浑,我还来不及想,他就已经提着钓竿,把小鳟鱼钓到水面。我满怀激动地看鳟鱼受骗。”
这首歌曲的歌词属于三个诗节的叙述性诗歌,创作于1817年。舒伯特生活的年代,正值法国大革命失败,欧洲封建统治猖獗复辟,社会笼罩在黑暗势力的统治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任人宰割。只身前往奥地利的舒伯特,身无分文,无依无靠,深有体会的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了多首抨击现实社会的歌曲,其中包括《鳟鱼》,这首歌曲的歌词来源于同样对黑暗社会有诸多不满的诗人舒巴特,实际上舒伯特多首艺术歌曲的词均取自舒巴特的诗。《鳟鱼》这首艺术歌曲把封建势力的统治者比作“渔夫”,把“老百姓”比作鳟鱼。歌曲第一段作者以第一人称交代了了青山绿水的环境,河水清澈见底,小鳟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欢快游玩;第二部分讲述了渔夫来到岸边,冷酷无情地望着水里的鳟鱼,想着如何将其钓上来;第三部分叙述了渔夫搅浑水钓出鳟鱼后,主角在一旁暗自着急却又无能为力的惋惜之情。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舒伯特抨击现实社会来表达自身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钢琴演奏部分及曲式分析
《鳟鱼》的钢琴伴奏部分也十分有趣,右手伴奏采用六连音与八分音符交替出现的连音,配合左手和弦分解音型的跳音,刻画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场景。弹奏时要求触键轻巧、明亮。在歌曲对比再现部分(第59小节起),钢琴伴奏从六连音变为半拍的三连音,左手的和声加强,弹奏时节奏要集中,不可拖沓,要与歌唱部分紧密结合,起到烘托和推动歌曲走向的作用。
这首歌曲是叙事性的变化分节歌,舒伯特利用变化的分节歌形式来表达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大小调交替的创作体现作者的心情,大调表达了鳟鱼在水中欢快畅游的场景,小调表达了作曲家对钓鱼者的憎恶、痛恨以及对鳟鱼命运的担心和惋惜之情。前一部分悠然自得、欢快,中间部分紧张焦虑,最后一部分忧虑惋惜。歌曲为四二拍,主调降D大调,歌曲共有三个乐段: A部分(第7-14小节),第14小節由降g转为降A大调,这部分旋律描绘了清澈的河水以及水中自由自在的小鳟鱼;B部分(第15-26小节),第15小节转回降D大调,第31-50小节和首部调性一致,从降D到降A再到降D,对比再现部分出现在第55-76小节,这部分描绘了作者看到可恶的钓鱼者来到湖边,为鳟鱼的安危担心;C部分(第55-68小节),由同主音降b小调回归降D大调,这部分描绘了钓鱼者为了钓上鳟鱼故意把水搅浑浊的可恶行为,第69-76小节是首部B的变化再现B`,结尾(第77-81小节)结束于降D主音大调。
四、演唱分析
《鳟鱼》由德语演唱,与意大利语不同,德语发音听起来较为生硬,且有长短音之分,长短音的音程长短不同,音质和开口度也不一样,所以笔者建议在学习歌曲前先练习朗读歌词,以保证演唱时语言听起来不过分生硬,失掉歌曲原本的韵味。
第一部分A(7-14小节)和B(15-26小节)都是四小节一句并换气,每一句的开头都是弱拍进入,描述了小鳟鱼在水中自由欢快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