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西医:急性脓耳的诊疗
脓耳是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湿热邪毒上犯耳窍,或脏腑虚损,耳窍失养,邪毒停聚耳窍所致,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的耳病,有急慢性之分,相当于西医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急性脓耳是因脏腑蕴热,复感邪毒,湿热邪毒上犯耳窍所致,以耳痛、鼓膜红肿穿孔,流黄脓为主要表现的耳病。多发于儿童。
本病相当于西医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历代关于脓耳的论述颇为丰富,但无明确的急性与慢性之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始有急性脓耳之称。脓耳之名出自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方》。《灵枢.厥病》说:“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这是类似于急性脓耳症状的最早记述。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6有“底耳”之称,宋代汤民望《婴孩妙决论》对脓耳总称聤耳,流黄脓者亦称聤耳,红脓者称脓耳,白脓者称缠耳,臭脓者称沍耳,青脓者称震耳。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尚有“抵耳”之名。对急性脓耳的病机,《诸病源候论》卷29认为:“耳者足少阴之经也,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卷48又说:“亦有因淋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血气,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皆谓之聤耳。”元代戴元礼《证治要决》认为:“风毒攻耳致生脓者,名聤耳。”明代薛铠《保婴撮要》卷4认为:“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肝胆主外症,风热有余或胀痛,或脓痒者,邪气客也。”《医学入门》认为“聤脓痛皆风热凑”,《医学心悟》认为“乃肝经郁火所结。”古代对脓耳的治法主要有针灸、外治、内服等法,而且在唐代即已内外并举(结合)。而在外治法方面,则有吹药、塞耳、滴耳、熨耳(热敷)、拭脓等法。有些方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病因病理]
1.风热犯耳:外感风热湿邪或风寒化热,肺气不清,上焦风热壅盛,与气血搏结于耳。
2.肝胆湿热熏耳:外感风热湿邪失治,传于肝胆,致肝胆湿热内盛,循经上蒸,内外热毒搏结于耳。
西医认为本病是中耳粘-骨膜因致病菌入侵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多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其感染途经有三,其中以咽鼓管途经最常见,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时细菌经咽鼓管感染,以及游泳或跳水时污水经鼻入耳,或婴儿乳汁返流经咽鼓管入耳,皆可致病;其次为鼓膜途经,如鼓膜外伤后细菌直接入侵中耳;其三为血行感染,极少见。
[临床表现与诊断]
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病史:近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麻疹、猩红热等病史或鼓膜外伤史。
2.症状
⑴耳深部疼痛,逐渐加剧,甚则如针似刺,牵引头脑,甚则夜难成眠,伴耳鸣、耳闷、听力减退;耳膜穿孔后则有耳流脓液量多。
⑵全身多有发热,偶可伴眩晕、恶心、呕吐、腹泻或脑膜刺激征,以小儿多见。儿童患者常有哭闹不安、摇头抓耳。
⑶耳膜穿孔后而诸症锐减。
3.检查
⑴耳部检查:早期鼓膜呈放射状充血,继而呈弥漫性充血,标志不清,膨隆,可呈乳头状隆起,穿孔后溃口往往很小,分泌物呈搏动性流出如灯塔状(灯塔征)。亦有很块形成大穿孔者。乳突部可有轻度压痛,以鼓突区明显。
⑵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多,穿孔后渐趋正常。
㈡急性乳突炎
1.病史:有急性脓耳病史。
2.症状:急性脓耳恢复期中,各种症状(如流脓、耳痛、听觉、发热等)应减而不减轻或反而加重,或一度减轻后又逐日加重。
3.检查:
⑴耳部检查:鼓膜急性充血,穿孔小而脓液呈搏动性流出(引流不畅),耳道内脓性分泌物量多,鼓膜松弛部膨隆,骨性外耳道后上壁下塌状,乳突皮肤轻度红肿,鼓窦外侧壁及乳突尖部压痛明显。
⑵乳突X线检查:乳突气房模糊,或有骨质坏死,形成空洞。
⑶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
[鉴别诊断]
急性乳突炎外耳道后上壁红肿下塌时,应注意与耳疖相鉴别。
[辨证论治]
1.风热犯耳证
主证:病初起,耳内疼痛、胀闷闭塞感,耳鸣轰轰,听力略减,耳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伴发热寒风,头痛,周身不适,口微干,小便黄。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翘荷汤[331]加前胡、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
2.肝胆湿热熏耳证
主证:耳内疼痛剧烈,甚则如钻似刺,牵引头脑,听力减退,鼓膜红肿外突,或已穿孔,脓液黄稠或带血,呈搏动性流出。伴发热,口渴,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泻肝胆,解毒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77]加减。
加减:酌加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之类清热解毒;耳内痛甚者,加丹皮、赤芍,或乳香、没药之类活血止痛;鼓膜穿孔小脓液引流不畅者,加皂角刺、穿山甲之类活血排脓;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之类泻火通便。
备选方:仙方活命饮[97]加减。
3.邪恋耳窍证
主证:耳痛已止,耳内流脓色黄,量或多或少,引流通畅,鼓膜仍有轻度充血。倦怠纳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WSD1.1-2015(中文版)焊接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912.pdf VIP
- 高清焓湿图超清分辨率.pdf VIP
- 第二单元银屏乐声+《眺望你的路途》课件+2025-2026学年人音版(简谱)八年级音乐上册+.pptx VIP
- EN 14994-2007 气爆泄压(防爆门)保护系统.pdf VIP
- 2025年高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货代-国际物流常用知识.doc VIP
-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16新闻阅读(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质量异常处理流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