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奠基时期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公元265─959年)时期,祖国医学在基本理论方面的进展不大,而主要是医疗实践经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因此,对疾病的认识、方剂的创制、药物及其功效的新发现等方面有较大进步,促进了学科的分化及其发展,从而使耳鼻咽喉科初具规模,为尔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五官专科化的形成
春秋末,扁鹊作为最早出现的五官科专科医生和《内经》有关五官科的基本理论,为五官科专科化提供了沿革和理论上的准备。汉代以后,临床医疗经验的积累,使得各科疾病病证名迅速增多,治疗方法逐渐丰富,出现了大量的方书。如《隋书经藉志》所载医书3953卷,其中医方类占94%弱。由此产生了著述中的医方归类方法及著述中的五官专科化。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和葛洪《肘后备急方》最早将眼耳鼻咽喉口齿等五官科病证内容作专卷论述。至隋代,有甘浚之《甘氏疗耳眼方》十卷,惜书已早佚,无从窥及其内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眼、耳、鼻、口齿、咽喉各分专卷论述,同时将小儿五官科病证亦分专卷论述,为世界上最早的小儿五官科专科全书。所有这些,为五官科专科化的形成准备了基本条件。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达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终于使五官科专科化得以实现。公元624年,唐政府所设太医署,掌管医学教育,学生分为医、针灸、按摩、咒禁四科,其中医科又分为体疗(内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科(五官科)、角法等五个专业。耳目口齿科专业,每届学习四年,学生两人。五官科学教育的专科化,是五官科学,也是耳鼻咽喉科学历史上的里程碑。公元625年,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首次把五官病证冠称七窍病,并以专卷的形式,完全独立地介绍了五官科病证及其经验积累,内容之丰富堪称空前。可见唐代的耳鼻咽喉科已初具规模。
二、病证认识的进步
两晋至隋唐时代,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认识无论从深度或广度上都有很大进步。隋代巢氏《诸病源候论》是我国最早的病理学专著。全书列症67门1729种病候,其中耳鼻咽喉病候130多种,病证30多种。其对病因病理的认识以《内经》理论为基础,对后世耳鼻咽喉科发展颇具影响。如第29卷耳疼痛候说:“凡患耳中策策痛者皆是风入于肾之经也。不治,流入肾,则卒然变脊强背直,成痉也。若因痛而肿生痈疮,脓溃邪气歇,则不成痉”。提出了耳中痛不治则有可能成痉的危险,即后世所谓黄耳伤寒;所指耳痛而生痈疮,脓溃邪气歇则不成痉者,多为脓耳或耳疔(化脓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疖)。说明当时对病证的观察十分细致。在尸咽候中说:“尸咽者,谓腹内尸虫上食人喉咽生疮,其状或痒或痛,如甘匿之候。”这可能是指咽部结核。在第30卷中,对喉痹最早从咽喉危重症认识,并提出了“马喉痹”之名,开了后世关于喉痹分类的先河。又如《备急千金要方》对耳鸣耳聋的病候分类,在《诸病源候论》分为耳聋、劳聋、耳风聋、久聋、耳鸣等候的基础上,增加了气聋、毒聋、耳聋有脓、耳聋干耵聍不出等病候,说明了对耳聋病因病机认识的全面性又有进一步发展。王冰在注释《素问》时,增补了六篇大论,在《至真要大论篇》中,提出了“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认识,对后世关于眩晕、耳眩晕病机证治认识影响颇大。
三、治疗方面的进步
这一时期在耳鼻咽喉科诊疗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外治方法的丰富多采,以及对内治专科用药选择、针灸疗法常用穴位选择方面的进步。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针灸穴位,充实和发展了针灸学在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如在第20卷中论耳鼻咽喉病针灸疗法的用穴达64个之多。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了耳道、气道、食道异物及多种处理方法,在当时,不仅具有科学性,也具有先进性。《诸病源候论》大量记载了耳鼻咽喉科导引法,后世历代医家常为引用。唐代耳鼻咽喉科疾病临床经验的积累则更为丰富,如《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大量关于耳鼻咽喉科疾病内治、外治、针灸、砭法、导引、食疗等方法,尤以外治为多。如外治剂型与给药方式均有多种。特别是对脓耳的外治认为要先用纸拭净脓液再外用药,并首载乳蛾烙法,对耳鼻咽喉病证的针灸用穴达到130多个。在药物方面,唐政府组织编纂的《新修本草》在《千金翼方》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病证通用药物,列录喉痹痛、鲠、鼻衄、耳聋、鼻息肉、声音嘶哑等症之通用药共48味。王涛《外台秘要》关于耳鼻咽喉科的内容更加丰富,收方300多首,其中耳科110多首,鼻科近50首,咽喉科150多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WSD1.1-2015(中文版)焊接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912.pdf VIP
- 高清焓湿图超清分辨率.pdf VIP
- 第二单元银屏乐声+《眺望你的路途》课件+2025-2026学年人音版(简谱)八年级音乐上册+.pptx VIP
- EN 14994-2007 气爆泄压(防爆门)保护系统.pdf VIP
- 2025年高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货代-国际物流常用知识.doc VIP
- 中考语文精选题集(浙江专用)专题16新闻阅读(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质量异常处理流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