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科内治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医耳科内治法 ㈠祛风法 1.祛风散寒法:主要用于风寒侵耳所致的耳胀病。常用方如三拗汤、荆防败毒散;药物如麻黄、杏仁、荆芥、防风、柴胡、川芎等。 2.祛风散热法: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风热湿邪犯耳所致的耳病,常见于如耳疖耳疮、旋耳疮、耳胀、脓耳、耳鸣耳聋等病证。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药物如薄荷、银花、连翘、蔓荆子、菊花、柴胡等。 3.祛风止痒法:用于耳痒症。因风热湿邪所致者,如急性旋耳疮、耳窍霉痒症,多配合清热利湿法,常用方如消风散;药物如荆芥、防风、蝉蜕、地肤子、萆解、苦参等。因血虚生风化燥所致者,如慢性旋耳疮,多配合养血滋阴法,常用方如四物消风饮;药物如白蒺藜、熟地、僵蚕、荆芥、蝉蜕等。 ㈡清热法 1.清利湿热法:用于湿热熏耳所致的病证,见于耳郭痰包、耳疮、旋耳疮、脓耳、耳鸣耳聋、耳眩晕等。属肝胆湿热证,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药物如龙胆草、夏枯草、黄芩、茵陈蒿、栀子、木通等。属脾经湿热者证,常用方如甘露清毒丹;药物如黄芩、萆解、薏苡仁、滑石、赤茯苓等。 2.清肝降火法:用于肝火犯耳证所致的耳鸣耳聋、耳眩晕等。多配合疏肝解郁法、平肝潜阳法。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逍遥散加减,天麻钩藤饮。 3.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法:用于热毒攻耳证,如断耳疮、耳疖、耳后疽、黄耳伤寒等。常配合活血排脓法,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瘟败毒饮;药物如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黄芩、栀子、赤芍、大黄、芒硝等。 ㈢和解法 主要指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枢机不利所致的耳病,如眩晕、耳胀、耳鸣耳聋、耳眩晕等。常用方如小柴胡汤;药物如柴胡、黄芩、青蒿等。 ㈣祛痰法 1.清热化痰法:用于痰热扰耳证,如耳鸣耳聋、耳眩晕等。常用方如清气化痰丸、加味二陈汤;药物如黄芩、胆南星、竹茹、瓜蒌、贝母、半夏等。 2.燥湿除痰法:用于痰浊聚耳证,如耳郭痰包、耳胀、耳闭等。常用方如六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物如白术、党参、陈皮、泽泻.半夏、茯苓等。 ㈤活血祛瘀法 用于血瘀耳窍证,如耳外伤、耳闭、耳鸣耳聋等。常用方如桃红四物汤、通窍活血汤;药物如丹参、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水蛭等。 ㈥补益法 1.健脾益气法:用于脾虚气弱,清阳不升或浊阴上干所致耳鸣耳聋、耳眩晕等病证。常用方如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葛根、当归、柴胡等。 2.益气养血法:用于气血两亏或心脾两虚所致的耳鸣耳聋、耳眩晕等病证。常用方如八珍汤、归脾汤;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黄精、熟地、当归、何首乌等。 3.补肾填精法:用于肾元亏虚,耳窍失养所致的耳鸣耳聋、耳眩晕等病证。常用方如六味地黄汤、杞菊地黄丸、左归丸、耳聋左慈丸;药物如熟地、女贞子、龟板、鳖甲、旱莲草等。虚火上炎者配合滋阴降火法,常用方如知柏地黄汤;阴虚阳亢者配合平肝潜阳法,常用方如镇肝息风汤。 4.温肾壮阳法:用于肾阳亏虚,耳失温养所致耳鸣耳聋、慢性脓耳等病证。常用方如附桂八味丸、补骨脂丸、真武汤、阳和汤。药物如附片、肉桂、淫羊藿、巴戟天、益智仁、补骨脂、鹿角霜等。 ㈦通窍法 用于邪浊壅滞,耳窍脉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耳内胀闭、耳鸣耳聋等病证。常用方如通气散;药物如香附、川芎、柴胡、石菖蒲、藿香、路路通等。临床上本法常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㈧排脓法 用于疮痈类病证,以促进痈疮的消散或脓液的排泄。一般与其他治法配合应用。 1.活血排脓法:用于疮痈、脓耳初起或已经成脓者,多与清热解毒法合用,常用方如仙方活命饮;若邪毒久留,蚀损骨质,脓液臭秽,常配合扶正法,常用方如托里消毒散,药物如穿山甲、皂角刺、乳香、没药、陈皮、归尾。 2.解毒排脓法:用于疮痈或脓耳因热毒壅盛所致者。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药物如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花粉等。 3.化浊排脓法:用于脓耳湿浊壅盛,脓液量多者。常用药物如白芷、冬瓜皮、薏苡仁等。 4.托毒排脓法:用于正气不足,邪毒滞留,脓液不净之证。常用方如托里消毒形,药物如黄芪、棉花根、桔梗、升麻等。

文档评论(0)

hyh25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外科护理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6日上传了中级外科护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