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科病证:鼻损伤的诊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鼻科病证:鼻损伤的诊疗 鼻损伤是因鼻部遭受外力撞击或跌扑等所致,以鼻部瘀肿,皮肉破损,鼻梁骨折,以及鼻出血等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鼻病。相当于西医鼻外伤。 [历史沿革]宋·陈无择《三因方》卷九说:“或堕车,打扑损伤,致血淖溢,发为鼻衄,名折伤衄。”这是古医籍涉及鼻损伤的最早论述。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卷六对鼻损伤有较详细论述:“凡两鼻孔伤凹者可治,血出无妨。鼻梁打扑跌磕凹陷者,用补肉膏敷贴,若两鼻孔跌磕伤开孔窍,或刀斧伤开孔窍,用封口药掩伤处,以散血膏贴之退肿。”清代有关鼻损伤的论述较多。如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鼻损伤的因、机、证、治;《外科补要》在论鼻梁骨折时提出了“整复法”。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第四版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将本病正式定名为“鼻损伤”。 【病因病理】 鼻部遭受拳击、棍棒打击、跌扑、重物碰撞,常产生瘀肿、衄血为主的鼻损伤,严重者,可致皮肉破损,鼻骨骨折等。锐利的器具如刀刃、玻片等切伤,则产生以皮肉破损、局部出血为主的鼻损伤,严重者亦致骨折、贯通伤。其病理属气血瘀滞鼻窍。 【临床表现】 有鼻外伤史。 鼻挫伤者,多有鼻出血,局部压痛,皮肤肿胀,伤后12~24小时可出现皮下青紫。撕裂伤者,局部有创口、出血。若有皮下气肿者,触诊有捻发音。 鼻骨骨折者,可见鼻梁歪曲或下塌,触之或有骨擦音。鼻部X线检查可以确诊。 【辨证论治】 1.鼻挫伤 [主证]鼻部肿胀,甚则连及眼睑,皮下青紫,局部疼痛,触痛明显。 [证候分析]多因钝力,致筋肉受伤,脉络破损,血溢脉外,瘀积于皮肉之间,故局部肿胀、青紫;气血瘀滞,脉络不通,则局部疼痛,触之益甚。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临证宜加丹皮、香附、延胡索之类以助行气活血化瘀。若见皮肤破损、局部出血者,酌加仙鹤草、白及、栀子炭、三七等止血药;因染毒而见伤口边缘红肿者,宜合五味消毒饮以清热解毒。 2.鼻伤骨折 [主证]鼻部见瘀肿,或有皮肉破损、衄血。骨折无移位者,仅有局部肿胀、疼痛、触痛;若骨折已移位者,多见鼻梁歪曲或下塌如马鞍状,触诊时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或骨擦音。 [证候分析]多见于钝力损伤,气血瘀滞,则局部瘀肿、疼痛,触痛明显;已有骨折移位则见局部畸形、骨擦音。 [治法与方药] 初期:中医认为:“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接。”故初期治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活血止痛汤加减。方中乳香、没药、苏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红花、三七、地鳖虫破血逐瘀消肿;配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助以赤芍、落得打、紫荆藤清热凉血祛瘀;陈皮行气健胃,防上药伤伐胃气。出血者加仙鹤草、白及、栀子炭之类止血。 中期:瘀肿疼痛减轻,断骨尚未接稳,动作则痛。治宜行气活血,和营生新。正骨紫金丹加减。方中红花、当归、丹皮、大黄活血化瘀消肿;血竭、儿茶祛瘀止痛,生新接骨。 后期:瘀肿疼痛已消,断骨初愈,尚未坚实,治宜补气养血,坚骨壮筋。人参紫金丹加减。方中人参、茯苓、甘草、当归健脾补气,养血益肝以壮筋;五加皮、血竭、没药散瘀消肿,定痛生肌;丁香、骨碎补、五味子理气补肾壮筋骨。 【其他治疗】 1.瘀肿疼痛:鼻伤初起(24小时以内),反复用冷水湿敷患处,以止血助凝。鼻伤24小时以后,用热水湿敷或内服药渣煎汤热敷,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2.皮肉破损:用生理盐水清洁创口。创口较深长者,应清理创口,取出异物,尽可能保留皮瓣,再予缝合,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先皮试)以预防破伤风。 3.鼻伤衄血:局部止血参“鼻衄”。 4.鼻骨骨折:骨折移位者,应尽早予以复位,最迟不得超过10天,以免骨痂形成或错位愈合。复位方法:清理鼻腔后,以2%地卡因加1:1000肾上腺素棉片麻醉鼻腔,对儿童患者可用全身麻醉。用鼻骨复位钳,或手术刀柄套上乳胶管,伸入鼻腔(勿超过两侧内眦的连线,以免损伤筛板),置于塌陷的鼻骨下方,将鼻骨稳健地向外上用力抬起,另一手拇指可按在相应的鼻梁部协助复位,若听到轻微“咔嚓”声,示鼻部已复位。复位时应力求使两侧鼻骨对称。若双侧骨折者,可两侧鼻腔同时复位。复位后行两侧鼻腔紧密堵塞,以起到支撑和止血的作用,外鼻贴胶布固定,或用白铝片做成鞍状夹板(或用石膏做)盖于鼻梁上,贴以胶布固定保护,一周后取除。 【预防护理】 1.有创口者,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以免感染。 2.瘀肿者,勿用力揉擦患处,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出血。 3.骨折脱位或复位后,切勿碰撞、揉鼻部,以免骨折移位,形成畸形。 【自学指导】 1.鼻损伤的病因以钝力损伤为多。损伤类型可分为鼻挫伤、鼻部骨折两类,临床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症候,即瘀肿疼痛、皮肉破损、鼻伤衄血、鼻部骨折症候群。根据病史与表现,其诊断不难,但鼻部骨折一般以X线检查为诊断依据。

文档评论(0)

hyh25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外科护理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7月06日上传了中级外科护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