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外用药
硼砂
〔性味、归经〕甘、咸、凉。入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甘凉清热,咸可软坚,长于解毒防腐,去痰热,消肿痛,为喉科要药。可用于咽喉一切红肿疼痛,疮痈溃腐之证。很多喉科外用吹药均配以本品,如冰硼散、冰麝散、珠黄散,金锁匙、玉钥匙等。亦常入丸剂噙含,如喉症丸、润喉丸等。耳周湿烂,耳窍溢脓,也可与冰片等配合同用。
〔炮制、用法与用量〕硼砂:研成细粉。煅硼砂:将硼砂砸成小块,置锅内加热,炒至鼓起小泡成雪白色,取出,放凉。外用适量。内服1.5~3g。
冰片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入肺、心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辛散苦泄、芳香走窜,能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为喉科要药,也为耳、鼻病外治常用。用治咽喉红肿疼痛,溃腐音哑之症,常与硼砂、玄明粉、牛黄、珍珠、青黛等配伍,如冰硼散、珠黄散、锡类散、六神丸等。用治鼻窒不通,鼻渊涕脓,多与鱼脑石、辛夷、细辛、黄连等相伍,如鱼脑石散、冰连散。用治鼻生息肉,可与硇砂、轻粉、雄黄等同用,如硇砂散。治疗脓耳,可合以煅龙骨、枯矾、胭脂灰等,如红棉散。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吹撒。内服:入丸、散,0.15~0.3g。
硇砂
〔性味、归经〕咸、苦、辛、温,有毒。入肺、脾经。
〔功效与应用〕
1、消积软坚:本品咸能软坚,苦辛散结,善去恶疮息肉。用治鼻中息肉,可单用点之,或与轻粉、雄黄、冰片等相伍同用,如硇砂散。
2、化痰利咽:用治喉痹咽肿。如《圣济总录》以之配芒硝研匀点咽,可化痰利咽消肿。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点、撒。内服:入丸、散,0.3~1g。
蟾酥
〔性味、归经〕甘、辛、温,有毒。入心、胃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善消坚结,散痈肿,攻毒拔毒,利咽止痛,用治咽喉肿痛,可与珍珠、牛黄、麝香等配伍,如六神丸。治疗耳鼻疮疖疔肿,可单用本品外敷以拔毒消肿。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涂患处。内服:0.015~0.03g,多入丸、散。
青黛
〔性味、归经〕咸,寒。入肝、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味咸性寒,清热泻火,解毒敛疮,用治咽喉肿痛。常与珍珠、冰片、人中白等相伍吹喉,如珠黄散。用治耳鼻湿热浸淫,疳疮湿烂,常与黄柏、石膏、滑石、蛤粉等同用,如青黛散、青蛤散。又本品入肝经而泻肝火,凉血止血,血热妄行之鼻衄,可配伍用之。
〔用法用量〕外用:干撒或调敷。内服:1.5~6g。本品难溶于水,只作丸散,或入汤剂冲服,不入煎剂。
朱砂
〔性味、归经〕甘、寒,有毒。入心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甘寒,能清泄火邪,解毒消肿,去腐生新,可用于喉痹疫喉等咽喉红肿,溃腐疼痛,常配伍冰片、硼砂等,如玉钥匙、冰硼散。用治耳鼻疮疖肿毒,面颈红肿,多与山慈菇、雄黄、红芽大戟等同用,如紫金锭。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吹撒。
珍珠
〔性味、归经〕甘、咸、寒。入心、肝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甘寒泄火,解毒消肿,祛腐生肌,常用于喉痹乳蛾,咽喉肿痛及喉中疳癣,溃腐不敛。多与青黛、牛黄、冰片、人中白等配伍同用,如锡类散、珠黄散等。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吹撒。
人中白
〔性味、归经〕咸、寒。入肺、肝、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性寒而长于除热降火,为喉科所常用。用治咽喉肿痛,疮痈溃烂之症,可单用本品吹喉,如中白散。亦可合青黛、牛黄、珍珠、冰片等同用,如珠黄散。血热鼻衄,亦可调服本品以凉血止血。
〔炮制、用法、用量〕人中白:置清水中漂洗4~7天,经常换水,取出,刮去杂质,日晒夜露15天,每日上下翻动,以无臭为度,晒干。煅人中白:取人中白置坩锅内、炭火煅至红色取出,放凉。外用:研末吹敷。内服:3~6g,调服或入丸、散。
雄黄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入肝、胃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味辛性温,可燥湿消痰,用治喉痹喉风,痰涎壅盛,常与巴豆、郁金等同用以劫痰开关,如雄黄解毒丸。又本品以毒攻毒,可用于耳鼻疮疖肿毒等症,多与山慈菇、红芽大戟等配伍,如紫金锭。
〔炮制、用法、用量〕碾成极细粉末,或水飞,晾干,切忌火煅(煅后置换为三氧化砷即砒霜)。外用:研末调敷或烧烟熏。内服:入丸散0.3~1g。
百草霜
〔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为收敛止血之品,用治鼻衄,可单以本品吹鼻,或置于棉片上贴于出血处。并可用于咽喉肿痛,有消肿之功。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吹撒。
巴豆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入胃、大肠经。
〔功效与应用〕本品峻烈辛猛,荡逐痰涎,开通关窍,可用于时疫白喉、喉痹喉风等出现牙关紧闭,痰涎壅盛之症。可压油于纸上烧烟熏以开启牙关,或单用巴豆霜吹喉豁痰开窍;亦可合雄黄、郁金等同用以涌吐痰涎,如雄黄解毒丸。耳闭耳聋,可用巴豆一粒,上以针刺一孔、塞入耳中以通窍开闭。
〔炮制、用法、用量〕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压榨去油,每隔二天取出复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