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培养的策略
摘要
作为八年级初中生,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都不够清晰。通过语文
课堂教学中,逐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深深的爱国之情、
优秀的道德品质,其核心是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过课内学习,促其求真的健全人格;走出课堂,
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全人格;通过批改语文作业,促其形成健全的人格;用语文教师的人格
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等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词 八年级,语文教学 , 健全人格
正文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黄金时代,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
级阶段,将来要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有爱心、有担当,有坚
强勇敢的意志、持之以恒的决心,八年级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利用语文教材
对学生进行精神塑造,打好思想品德、文化的底子至关重要,是发展学生健康个
性,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方法。
一、人格健全、心理健康中学生的标准
通常说,一个有着健全人格和心理的初中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学习是社会赋于初中生
的责任,初中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一个心理健康的初中生应对学习和生活充
满信心和激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学习,而不以此为痛苦。
2.学会与人相处。
能够在家庭、学校,很好地处理与父母、同学、及师长的关系,在交往中互
相尊重,互相理解,团结互助,对人坦诚、善良、谦虚友善。在群体中有自己的
伙伴,保持和发展和谐、理性的关系。
3.情绪愉快而稳定。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 虽然因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不幸、痛苦
或失败,也会有悲、伤、忧、愁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一直处于这种体验中,
更不会因此就放弃生命。善于合适的表达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成功不骄傲,失败
不气馁,谦虚不自卑,自尊自爱。
4.正确地认识自己。
内心健康的初中生,一般都能真实、全面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性格、能力
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不骄傲,又不自卑。
二、培养健全人格的意义
现在初中生受着当下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和西方文化的冲击,而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在他们意识中比较淡薄,他们的人格导向容易发生偏颇。加之目前留守儿童
居多,父母多外出务工,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尽可能多的用物质满足对孩子的
愧疚,爷爷奶奶是照顾孩子的主力军,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能给孩子的只能是
生活上的帮助,为了方便联系父母,很多学生都有手机,手机给这些学生打开了
一个全新的世界,方便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趁虚而入给那些不自觉的学生带来了
虚拟游戏和刷短视频的短暂快乐,不少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据有关研究报
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是部分青少年文化
水平低,品德素质较差,人格不健全。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已成为社会关
注的问题,初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健康,还关系
到社会的稳定和谐,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进而影响中华民族的未来。
三、八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方法
1.通过课内学习,促其求真的健全人格
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具有强烈的教育
性、思想政治性,而且是其他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乃至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很深的影响。八年级语文上册《一着惊海天》能让学生感
受到我国海军力量的强大;《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告诉学生牢记历史、不
忘国耻、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开创美好的未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古
代诗文中有很多赞美山水的优美篇章,学习这些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
心灵,陶冶情操,如《三峡》《答谢中书书》。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孟
子三章》告诉学生答案,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课
文都是关于民俗风情的,让学生们看到民俗风情的多彩,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方
式和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意义和价值。第六单元是传统的名家名作,有
对理想社会的期望,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
苦的同情,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爱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真
正的美,大量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正是很好的例子。《藤野先生》鲁迅弃医从文将
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主义的情怀;《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
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