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登革病毒流行现状
1 病毒登格化的生物学特征
1.1 登革病毒传播的国内现状及产生原因
世界分布:这种疾病(denv)从埃及和白纹病毒传播,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它逐渐向城市扩张。登革病毒感染能引起登革热 (DF) 、登革出血热 (DHF) 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DSS) 。登革热流行的特点是出现突然、来势猛、传播快。据WHO估计, 最近50年全世界感染率增加了30倍, 每年大约有1亿人感染, 50万人患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 其中2.5万人死亡, 并且患者多数是15岁以下的儿童。尽管登革病毒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分布:登革病毒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海南、广东及台湾等沿海地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流行趋势逐年降低。从1978至1994年我国流行省份的年发病数中, 最多一次达454 205例, 初次暴发就达22 122例, 死亡14例。海南省1980年和1986年两次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大流行患者60余万, 死亡475人。1995年, 广州暴发1型登革病毒感染, 病例数达5 505例。1997年广东省潮州市发生登革病毒流行, 发病500多人。1998年佛山发生2型登革热, 病例数464人。2004年福州市、浙江慈溪分别暴发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流行。台湾地区1994、1995和1998年3个年度确诊的病例在200例以上。据资料分析4个血清型病毒均已在不同年份引起流行, 间隔时间大约为3年, 每次流行持续约2~4年。2004~2006年广东省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数44例, 香港报告93例;广东省病例的输入国主要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 香港病例的输入国主要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 造成粤港两地登革热输入的主要原因是旅游及商务人员在夏季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频繁往来。
尽管登革病毒对人们的健康和经济有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疗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原因是没有有效的研究登革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
1.2 形态、结构及与病毒相关的概念
血清型:登革病毒分为四个血清型:1944年, 美国的Sabin及其同事分别从美国驻印度、新几内亚和夏威夷士兵的血清中分离出3株病毒并建立了血凝抑制试验方法, 比较了3株病毒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从印度和新几内亚分离到的两株病毒抗原性极为类似;而从夏威夷分离到的病毒株与上述两株病毒在抗原性上有一定差异。因此把从夏威夷分离到的毒株定为登革1型 (DEN-1, 夏威夷株) ;把从印度和新几内亚分离到的毒株定为登革2型 (DEN-2, 新几内亚株) 。1956年, 菲律宾发生登革热, 登革出血热流行, 在首都马尼拉又分离出登革3型病毒 (DEN-3, 菲律宾H87株) 和登革4型病毒 (DEN-4, 菲律宾H241株) 。这4个血清型已被列为登革病毒的国际参考株。此后, 从世界各地又陆续分离出大量的登革病毒株, 但均属于4个血清型的范畴,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新的型别。
病毒主要组成结构:登革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主要包括三种结构蛋白:核心蛋白 (C) , 前体膜蛋白 (prM) 和衣壳蛋白 (E) 。通过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病毒的三维结构, 是由90个E蛋白二聚体组成的20面体, 其中E蛋白在登革病毒的生物学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登革病毒穿膜进入细胞内, 其基因组RNA通过宿主细胞和病毒特异性的酶翻译得到一条单链多肽的病毒前体蛋白, 包括三种结构蛋白 (C、prM、E) 和七种非结构蛋白 (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 。NS蛋白是RNA初期复制复合体的组成部分, 其中NS1糖蛋白对于病毒生存起到关键作用, 但其功能目前尚不清楚;NS3蛋白具有NTP酶, 解旋酶以及RNA三磷酸酶的活性;NS5蛋白具有RNA酶活性;NS2a、NS2b、NS4a、NS4b功能尚不清楚。
登革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主要机制:病毒E蛋白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进行病毒的复制和装配。病毒首先在内质网周围聚集, 组装成包括prM和E蛋白异二聚体的不成熟颗粒;随后枯草杆菌样蛋白酶水解prM糖蛋白形成M蛋白, 与E蛋白结合形成成熟病毒颗粒;最后病毒以小泡形式转运并胞吐到胞外。
病毒的复制环境:Kwan等对皮下的巨噬细胞研究时发现皮下巨噬细胞和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重组E蛋白可以结合。由于皮下的巨噬细胞分泌IL-10, 在IL-10的存在下, 单核细胞可以分化成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可以内吞病毒, 但在感染的细胞中没有发现子代病毒的产生, 病毒感染也没有TNF-a的产生。登革病毒无法在巨噬细胞中生长是由于内吞病毒颗粒进入一个非酸性环境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登革病毒的比较.docx
- dmd在高动态成像探测系统中的应用.docx
- gps线性系统误差的正交化分析.docx
- 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docx
- 一种基于复合传输线的正交模变换器.docx
- 上海市三级医院急诊护士学习现状与需求的调查.docx
- 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docx
- 上肢抖法参数的实验研究.docx
- 不同时间窗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体积的影响.docx
- 两种采血针眼压迫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