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鼻息肉和鼻息肉病 鼻息肉好发于鼻腔外侧壁特别是前筛区。起源于上颌窦并通过其自然孔发展到后鼻孔的单发息肉,称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临床表现 持续性鼻塞、嗅觉下降 闭塞性鼻音、打鼾 “蛙鼻” 鉴别诊断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腔恶性肿瘤 脑膜- 脑膨出 阿司匹林鼻炎、鼻窦炎和鼻息肉 鼻咽纤维血管瘤(左) 鼻咽癌(右) 治疗 综合治疗为主 糖皮质激素疗法 手术摘除 鼻腔肿物是否都可以活检? 1)怀疑是鼻咽部血管瘤时不能活检,可以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2)怀疑是脑膜脑膨出时不能活检,可引起颅内感染。 3)鼻腔鼻窦内易出血的肿瘤,活检时应慎重。 抗生素:对于感染性病因,或合并有感染因素的鼻窦炎,应使用足量、时间充分的抗生素;选用抗生素,最好的原则是依据鼻内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而定,而在未得到确切的检验依据前,可选用针对化脓性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和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效的抗生素,如头孢类、抗耐药的青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也可适当加用抗厌氧菌类药物。最终根据鼻腔分泌物量、色泽来确定疗程。急性鼻窦炎的抗生素疗程不少于2周,慢性鼻窦炎3-4周。 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不作为常规用药,可以辅助控制鼻腔鼻窦粘膜炎症,其主要作用是抗炎、抗水肿。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病情的转归,应及时调整激素类药物的用量,如必须使用也应限制在7d以内,以防止并发症。 粘液稀释及改善粘膜纤毛活性药:常规的辅助用药,可以稀释脓性分泌物,同时恢复粘膜纤毛的活性,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和鼻腔粘膜环境的改善。 抗组胺类药物:对于合并变应性因素者可适当加用抗组胺类药,以减轻鼻腔粘膜的水肿程度 减充血剂的应用: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会对粘膜纤毛系统的形态与功能造成破坏,尤其是盐酸奈唑啉、麻黄碱类药物。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酌情使用。急性鼻窦炎可以短期使用,缓解粘膜肿胀造成的鼻塞和窦口阻塞,改善引流。慢性鼻窦炎时,鼻腔鼻窦粘膜及粘膜下组织以组织间质水肿、增生为主,而非单纯血管扩张所致,减充血剂作用不大,除伴有急性感染发作、鼻塞症状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一般很少使用。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后,由于鼻腔、鼻窦引流通气问题已经解决,所以不再使用减充血剂。。 局部糖皮质激素:局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水肿效应,无论病因是感染性的还是变态反应性的,病变及范围的轻重,局部糖皮质激素都可作为主要用药;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来控制鼻-鼻窦粘膜的炎症及水肿,最终达到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的目的。局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缩短病程和延长再发时间。使用时间为:急性鼻窦炎1个月以上,慢性鼻窦炎3个月以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后:6~12个月以上。 生理盐水冲洗:是当代非常流行的治疗和鼻腔保健护理方法。有两种冲洗方法:①用35℃~40℃无菌温生理盐水经特制的器皿,直接进行鼻腔冲洗。可以达到清洁鼻腔,改善粘膜环境的目的。使用2.8%高渗盐水盥洗鼻腔可减轻粘膜水肿。②用特制的导管伸入窦口冲洗,适用于上颌窦、额窦及蝶窦的一般炎症。冲洗时使导管经窦口进入窦腔,用微温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清除窦内积脓。但此种方法操作较难、盲目,而且容易损伤窦口粘膜,故现在已很少采用。 上颌窦穿刺冲洗:在急性上颌窦炎无并发症、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炎症基本控制且化脓性病变已局限化时,可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法。根据症状确定冲洗次数,一般每周1~2次,冲洗至再无脓液冲出;每次用温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完后,可向窦内适当注入抗生素,或抗厌氧菌类药,达到局部消炎的效果。多用于治疗慢性上颌窦炎。 额窦环钻引流:适用于急性额窦炎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慢性额窦炎急性发作者,多为避免发生额窦骨髓炎和颅内并发症。方法:剔眉后,在局麻下于眉根处作横切口(约1cm),切开皮肤及骨膜,分离骨膜后暴露骨质,用电钻在眶上壁的内角钻孔,经此孔吸净脓液并冲洗,然后留置引流管,固定。待炎症消退后,即可拔管。 鼻窦置换治疗:目的是促进鼻窦引流,并将药物通过负压置换入窦腔内,起到排脓抗炎的作用。可用于慢性额窦炎、筛窦炎和全鼻窦炎者,儿童慢性鼻窦炎者尤为适用,鼻窦急性炎症者或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时,或单一鼻窦炎者,应禁用此法,主要是为防止炎症扩散到正常鼻窦,而且病窦粘膜充血,易诱发菌血症。 鼻内镜下吸引:在鼻内镜的直视下,能更清楚地观察到脓性分泌物的 来源、色泽及粘稠度等,用吸管吸除鼻道内的分泌物,观察窦口是否有阻塞、粘膜是否水肿及窦内粘膜的病变程度。 视神经损伤 内直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