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业口腔局部麻醉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神经的传导,从而使该区域疼痛消失;但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觉等依然存在,病人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第一节 局部麻醉的定义 概述 1.利多卡因(lidocaine) 应用最多的局麻药物,阻滞麻醉常用浓度为2%。局麻作用较强,持续时间长。一次最大剂量为4.4~6.6mg/kg。 2.普鲁卡因 可出现过敏反应,现已不用。 3. 布比卡因(bupivacaine)麻醉维持时间为利多卡因的2倍,常用浓度为0.5%。一次最大剂量为1.3mg/kg。 4.丁卡因(dicaine) 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1~3分钟即可见效,常用浓度为2%。一次最大剂量为40~60mg。 5. 阿替卡因(articaine) 又称“碧兰麻” 该药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麻醉时间约60~70分钟。一次最大剂量5~7mg/kg。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一.表面麻醉(superficial or topical anesthesia) 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术区表面,麻醉药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 常用的药物为1%~2%盐酸丁卡因,其麻醉效果较强。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 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液是0.5%~1%的普鲁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碧兰麻因其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应用亦日趋广泛。 二、 浸润麻醉 1. 骨膜上浸润法 骨膜上浸润法(supraperiosteal infiltration)又名局部浸润法(local infiltration),是将麻醉药液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这种浸润方法主要用于上颌及下颌前份牙及牙槽骨手术。 2. 牙周膜注射法 牙周膜注射法(periodontal membrane injection)又叫牙周韧带内注射法(intraliga-mentary injection),是用短而较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或远中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分别注入局麻药液0.2ml,即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 骨膜上浸润法 牙周膜注射法 三、阻滞麻醉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 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常用的阻滞麻醉方法 (一)上牙槽后神经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注射局麻药于上颌结节,以麻醉上牙槽后神经,因此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tuberosity injection)。本法适用于上颌磨牙的拔除,以及相应的颊侧龈、粘膜和上颌结节部的手术。 上牙槽后神经麻醉 口内注射法 .(1)病员采取坐位,头微后仰,半张口,上颌牙牙合面与地平面成45°。术者用口镜将口颊向后上方牵开,充分显露上磨牙区。 (2)一般以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对上颌第二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则以第一磨牙的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对上颌磨牙已缺失的病人,则以颧牙槽嵴部的前庭沟为进针点。 (3)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45°,同时向上、向后、向内刺入,进针时针尖沿着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醉药液1.5—2ml. 注意:针尖刺人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静脉丛,引起血肿。 (4)麻醉区域及效果? 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的牙髓、牙周膜、牙槽突及其颊侧的骨膜、牙龈黏膜。注意,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为上牙槽中神经支配,因此在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时,尚需在第一磨牙近中根颊侧相应部位的移行沟黏膜转折处补行浸润麻醉。一般5—10分钟起效,此时用锐器刺激龈组织应无痛觉。 (二)腭前神经麻醉(腭大孔注射法):将麻药注射入腭大孔或其附近以麻醉腭前神经。 (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将麻药注射入腭前孔(切牙孔)以麻醉腭前神经。 (四)眶下神经麻醉(眶下孔注射法):将麻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眶下神经及其分支。 (A)口外注射法 (B)口内注射法 (五)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点在翼下颌皱襞外侧、颊脂垫尖部, 缓慢进针直达下颌升支内侧骨面,注入麻药麻醉下牙槽神经。 (六)舌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在翼下颌皱襞外侧、颊脂垫尖部, 缓慢进针直达下颌升支内侧骨面,将注射针退1 cm,注入麻药可麻醉舌神经。 (七)颊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在翼下颌皱襞外侧、颊脂垫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