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VIP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长着一株佳美、珍贵的树,绿叶葱茏,花开得繁盛。 攀引枝条摘下树上的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的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路途遥远,不能送达。 这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别理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考题】 描绘诗中“奇树之花”,它有什么特点? “奇树”独立庭中而无人观赏;绿叶繁茂,花朵馨香。 2.这首诗抒发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感情? ①表达了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浓烈美好。绿叶繁茂、花朵馨香的奇树,象征着女主人公情感的浓烈美好。 ②抒发了女主人公因思念夫君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庭树叶绿花开,主人公折花欲赠远人,持花无所寄而思念的画面。 4.这首诗写出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思念。 5.“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主人公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6.结尾两句作者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可贵。这花本来没什么稀奇的,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仍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骏马卧在马槽旁,但志向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停止。 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以长寿。 庆幸极了,写下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考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 B.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诗人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 “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 D.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 解析:B 2.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精神思想? 解析: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显示出锐意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3.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 解析:这四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虽然已是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充满着对追求宏伟理想的豪情壮志。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柏,迎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多么猛烈,松枝是多么刚劲! 任它冰霜严酷,松柏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柏没有遭受严寒?不,是松柏有着耐寒的本性。 【考题】 甲:《赠从弟》 乙: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对以上两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诗中的“一何盛”突出了风之大,“一何劲”突出了松柏的挺拔坚韧。 B. 乙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 C. 甲诗中写“风声”“冰霜”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之凛冽和冬之严寒,烘托了松柏的坚韧不拔。 D. 乙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解析;C 2.甲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象征手法。 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3.甲、乙两诗分别是一首什

文档评论(0)

习习教学真题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提供中小学教学服务,擅长课件、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中考模拟试题等等资源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